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相宝2秘物百度 > 第235章 正廷掉坑(第3页)

第235章 正廷掉坑(第3页)

阿木伸手拦下卷毛陈,笑着说道,“我也叫你高佬明吧,今天我们和陈义国来找你,不是找麻烦的,就是想要打听一下,这件瓷器出自谁手?是好事。”

高佬明怎会相信这种话?依然摇头,坚决不承认货品出自自己手中。

高佬明坚决否认,卷毛陈谩骂,阿木苦口婆心劝说,三人掰饬起来。

卢灿低头看向高佬明的摊位,摊位的毛毡上,摆放着十来件货品,两件瓷器,五六件裹着泥浆的玉器,两件铜法器,还有两件黑乎乎的金银头饰,以及一件短匕首形状的铁器。

他蹲了下来,率先上手的是两件瓷器,一件樽型器,一件蒜头瓶。

樽是一种酒器,早期多为青铜制器,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等几类,譬如著名的四羊方尊。青铜尊最为出名,却并不意味着尊就没有其它材质。我国就出土过商代原始青瓷尊(1965年出土于郑州,究竟是瓷器还是炻器,有争议),南北朝时的青釉仰覆莲花尊等等。

不过,眼前这件青瓷尊,虽然遵循了尊器的敞口,粗颈、深腹、圜底等特性,可在制式、规格上都不太对,釉色又过于成熟,很明显是仿品,肯定不是商周瓷器,上周还差不多。

在尊瓷上没找到“玖”字纹,也没有找到熟悉的古伯手法,这件瓷器,肯定不是古伯的手笔。

卢灿的注意力放在另一件青白釉蒜头瓶上。

瓷器蒜头瓶,器型是仿自汉代青铜蒜头壶,多数为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而得名。状如蒜头而颈略长,亦可称之为虎爪瓶。

这件青白釉蒜头瓶,倒是一件真品,不过,不是官窑出品,而是出自于金末元初的山西彭窑。

明代的曹昭在《新增格古要论·古窑器论·彭窑》中,对这一窑口有着详细的描述:“彭均宝,元代名匠,烧窑于霍州,制品仿宋定窑,胎薄质细,净白尚素,当时称为‘彭窑’,又称‘新定窑’。”

后世对彭窑出货,赞誉颇高,又有“彭窑白货”的美誉。

能在这家摊位上,收到一件彭窑的标准器,收获还是不错的——这件瓷器,可以进虎博展馆,填充一个品类空白。

卢灿遂即将这件瓷器放在脚边,等他们谈完,再找斗笠男,谈谈价格。

霍正廷在他身边,见状,拿起这件瓷器翻来覆去看了一遍,“东西不错?”

卢灿点点头,“彭窑的老货。”

这是霍正廷的知识盲区,完全不懂,只是,他听说这家摊位上竟然能找到真货,也来了兴趣,欠着身子,伸手扒拉那几枚裹着泥土的玉器。

“嘿嘿……”还没等卢灿阻止,霍正廷闯祸了!

一件泥巴包裹的玉环,在他的手中断为两截,其中一半,直接掉落在摊位上。

这就是“泥巴坑”——摊主用泥土将两截断开的玉环,裹在一起,当有人伸手去拿时,稍稍用力,就会断裂……就问你,赔不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