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还是非常尊重自己的这位娘子的,毕竟相对于王家来说,他是寒门。
秦桧回答道:“那些人是想要阻止改制。”
“那蔡懋便是旧党,他必然是最反对新政的,你现在是刑部尚书,再往上走一步,就是尚书左丞,入政事堂,为执政。”
王氏神色淡定,语气却颇为犀利:“官家既然趁机推行新政,必然是要对旧党进行严厉打击的,你正可借这个机会,扳倒蔡懋,把事情闹大,借新政之手,将旧党一网打尽,有人必推荐你入政事堂!”
秦桧一听,觉得自己的娘子说得十分有道理。
“如何一网打尽,这件事没法牵连到蔡懋那里。”
“引导他们,只要逼出与旧党有关,再捕风捉影,现在朝堂人心惶惶,正可利用这样的形势,将矛头指向蔡懋。”
“嗯,娘子所言甚是。”
第二日,一大早,秦桧在文德殿外恭候。
赵宁走到文德殿门口,看见秦桧,说道:“进来说话。”
秦桧到了文德殿,将昨晚审问的汇报呈递上去。
赵宁一看,立刻皱起眉头来,他严肃地说道:“你这份汇报要重写。”
秦桧疑惑道:“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蔡懋怎么可能与这件事有关!”赵官家的语气变得锋利起来,“你是要告诉朕,堂堂执政,唆使官员去围攻农政司衙门?”
秦桧吓得心头一跳。
“这事能随便说?”赵官家脸色阴沉。
秦桧连忙说道:“陛下,是臣一时疏忽。”
“拿回去重写。”赵宁的语气又恢复过来,平静地说道。
“是,臣这就去回去重写。”
秦桧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娘子这次猜错了。
赵官家的确要把事情往大的去办,但绝对不会因这件事,牵扯朝堂核心官员。
看着出去的秦桧,赵宁脸上的表情发冷。
他知道秦桧这家伙是想搞事情。
这一次是不能牵扯到核心官员的,一旦牵扯核心官员,必然是一场朝堂大风波。
到时候,主要矛盾就转移到朝堂了,影响了政事堂的行政,牵连京畿路行政,对新政的执行只会百害而无一利。
而且撤换了蔡懋那些旧党人士,如何就能保证换上来的人是真正想要执行新政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