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齐玉茹觉得,比不知道什么时候后妈会再次下手,而亲爹不作为的情况来看,乡下的日子苦一点儿,总比卖到深山里生孩子的强。
所以带上了自己的东西,坐车去了乡下。
在乡下,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自给自足的乐趣,这里下乡的知青,虽然干着辛苦的活,精神世界却很富足。
每天清晨,公鸡的打鸣声会唤醒沉睡的村庄,袅袅炊烟升起,人们迎着朝霞,开始了一天的劳作,齐玉茹就是其中的一员。
田野里,辛勤地耕种着土地,与自然亲密接触,感受着大地的温暖和力量,好山好水令人心旷神怡。
每个家每户都会有一点自留地,各种蔬菜长势喜人,它们是人们餐桌上的主要来源,新鲜而又健康,不用费劲巴拉的起大早跟人抢菜。
劳作一天后,人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一天的收获和故事,笑声和话语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但却有一份宁静和恬淡。
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生活,享受着劳动的成果,也珍惜着大自然的恩赐。在这片土地上,他们过着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
不用时时担心后妈会使坏,人人都不愿意往这乡下来,一门心思想回城,她倒是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安逸。
兰芝对于齐玉茹的现状,也是支持的,只要她活的开心,每天提心吊胆的,过得有什么意思。
而那些何时来身份,确认是被拐卖的女人,征询他们的意见之后,愿意回老家的,安排人送他们回老家。
不愿意回去老家,更不愿意回去那个山村里的女人,被上级领导做主,可以选择带着孩子去支援边疆,苦是苦了一些,可是在那里,不会有人关心他们的过去。
只要勤快一点,还是能够养活自己和孩子的。
女人们没有过多的犹豫,同意了,奔赴边疆。
兰芝知道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去往边疆的火车上。
在祖国的边疆,也有这样一群勇敢的妇女,她们离开了舒适的家园,投身到边疆的建设中,她们带着坚定的信念和无限的热情,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未来。
这些妇女来自不同的地区,她们有的是年轻的姑娘,有的是已经有了家庭的母亲。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边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边疆的土地上,妇女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她们要适应艰苦的环境,要克服对家人的思念,还要努力学习新的技能。然而,她们从未退缩,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强。
她们参与各种建设项目,从基础设施的改善到农业生产的发展,都能看到她们辛勤付出的身影,她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边疆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生活中,她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她们还组成了互助小组,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快乐,她们也与当地的居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起为边疆的和谐发展而努力。
这些妇女是边疆的守护者,她们用自己的爱和责任,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她们的故事,是坚持和奋斗的赞歌,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
土地是贫瘠了一些,可是那里的人是富饶的,精神层面的富足,相信他们会在那里重获新生。
兰芝一边帮着沈烨霖收拾拿回来的行李,一边听着他讲这些事情,知道兰芝肯定会担心,所以这些事情都是他特意去打听来的。
对于那些被拐卖的女人来说,边疆虽苦,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