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一声令下,
移除上游堵塞的沙袋,霎时间积蓄的河水汹涌而下。
这场人为的洪水冲散了河中的楚军,
其余楚军也被分隔两岸,首尾难以相顾。
见楚军已被成功分割,韩信立马挥师进攻楚军。
混战中,
龙且战死,
楚军全军覆没。
楚军在高密一役战败后,与齐军一同向南溃败。
韩信大军紧追不舍,
最终在上假密一带成功击杀楚军裨将周兰,
并生擒楚亚将齐王田广等人。
据《史记》记载:乐成侯丁礼:以都尉击项籍,属灌婴,杀龙且,更为乐成侯,千户。
灌婴当时是以御史大夫领郎中骑兵,
击杀龙且的是灌婴手下的骑都尉,
所以这也就变相成为了灌婴杀龙且。”
“其实,仔细审视这场战斗,我们会发现其中有许多耐人寻味之处。
楚军可能对齐地的地貌不太了解,但齐国人自己难道还不清楚吗?
但令人疑惑的是,
既然齐国人心里很清楚,为何他们事先不提醒龙且呢?
关于这一点,史书或许已经给出了解释。
龙且曾对其麾下将士说过一句话:‘且救齐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半可得,何为而止!’
这句话无疑已经暴露了龙且的野心,
他想的不是救援齐国,而是想将半个齐国据为己有!
这也合理解释了,为何当时没有齐人向龙且发出警示。
实在是因为龙且代表的楚军前来援助齐国,也并不仅仅只是援救,更是为了在战胜汉军后,从齐国获取最大的利益。
因此,对齐王来说,
无论是韩信代表的汉军,
还是龙且率领的楚军,他们的最终目标都是吞并齐国。
既然是两虎相争的局面,齐人又有什么理由去帮助他们中的任何一方呢?
不如坐山观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