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他军事生涯中最为艰难的一战。”
“在发起对齐国的征伐之前,
韩信与刘邦之间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段插曲,给刘邦心里扎下了一根刺。”
“汉王三年冬十月,
韩信和张耳率军攻灭赵国后,
随即在赵国境内设立了常山郡与代郡。
依照常理,
作为汉国的大将军,
韩信在全面掌控赵国之后,
应将赵国的行政权交还汉国中央政权,
由汉王刘邦来进行人事任命。
在韩信尚未攻陷赵国之前,汉政权其实就已经预先任命了张苍,为常山郡的郡守。
而后当张苍协助韩信攻灭赵国后,
汉政权便进一步任命张苍为“代相”,
以期全面接管代地。
所以,按照之前攻取代地的先例,
新占领的赵国应由汉政权指定的“赵相”来管理。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
在汉政权还没有发话之前,
作为赵国实际掌控者的大将军韩信,
却主动向汉政权中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韩信的建议也是直截了当:
那就是,他希望刘邦能够恢复赵国的诸侯国地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并推举原常山王张耳出任新的赵王。
众所周知,
张耳乃是韩信的得力助手、心腹大将。
这一建议,
无疑暴露了韩信,并不愿将赵地完全交予刘邦控制的内心真实想法。”
“呵呵……韩信就是军事满级,政治白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