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十四年(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
他经历七位皇帝,
于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将,
前后共六十余年,
古之罕有,是当之无愧的传奇!
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忠武’这个封号,在华夏历朝历代中都是对武将最高的封号,也是对武将最大的褒奖。
纵观华夏几千年的历史,
也只有大唐名将郭子仪享受到了此封号!”
“郭子仪生于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可以算是个标准的官二代。
其父郭敬之文武双全,为人正直,曾担任刺史等要职。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
郭子仪自幼就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
他不仅深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熏陶,
而且对兵书有着浓厚的兴趣,
勤于修炼武艺,刻苦非常。
他的这些爱好和习惯,
都对他日后的性格、眼界和学识等等,有着莫大的影响。”
“武则天执政时期,她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
为了发掘和培养军事方面的人才,
她在原有的科举制度基础上,创新性地设立了武举制。
而武举的创,恰好为郭子仪敞开了一扇通往军界的大门。
唐朝的武举考试,不仅包括刀枪剑戟、骑马和举重等,
还特别注重考察参考者的体形和言语。
年仅十八岁的郭子仪,
因相貌英俊、身手敏捷,于开元年间一路过关斩将,一举夺得武状元的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