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背水列阵的恶劣后果,
将会是所有人都无法承受的。
不是郭淮不信任司马懿的能力,而是诸葛亮正面作战实在太可怕。
司马懿仔细想了想,觉得郭淮说的有些道理,于是主动退出了渭南。”
“魏军的撤退,为诸葛亮提供了战略上的契机。
汉军趁势直取五丈原,
并东渡武功水,在那里部署了蜀汉的精锐步军,由虎步监孟琰统领。
此时的诸葛亮,已经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为了进一步增强对曹魏的压力,
诸葛亮采取了多种策略,制造声势,
以营造出汉军兵强马壮、不得不防的姿态。
他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在军事上施压,
更想在政治和舆论上向曹魏施加压力,试图迫使其主动进攻。”
“后世有人研究过诸葛亮的大概计划:
一旦曹魏发起攻击,他们必将渡过渭水。
这时,诸葛亮就可以在敌军半渡之时发动攻击,重创魏军。
在魏军因主动进损失大量兵力后,
诸葛亮便可灵活选择是继续进攻北原,
或是挥师西进陇西,
亦或是继续东扩以威胁曹魏的核心地区。
甚至,他还可以继续诱使敌军不断增援,从而‘围点打援’进一步消耗曹魏的有生力量。”
“可问题是,
曹魏君主曹睿也算是小明君,明白诸葛亮只能拖,不能打的道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司马懿、郭淮,那更是谨慎到了极点,
面对诸葛亮,他们是打死了主意,绝不主动出击的。
对峙开始。
郭淮率先构筑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