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
许多歌迷脸色微变,这特么是歌词?
这是古诗词吧?
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现代人早就写不出这么有灵性的文字来。
大海啊全是水,钞票啊我最爱,这才是现代人的写照。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现场很安静,电视机前很多观众也听呆了。
这是一首二部曲式,意境深远的歌词与生动形象的旋律曲调相结合,旋律节奏与诗词的自然朗诵节奏基本一致,达到了曲词合一的境界。
整首曲子既有古典诗词中所特有的含蓄,又有现在流行音乐中表达情感时的直接奔放。
席爽爽聚精会神,这首歌为四四拍,旋律婉转流畅,重音在1或3拍上,很好的强化了歌词强弱处理。
歌曲的旋律走向,则是趋于平稳的,没有较大的波动起伏,比较抒情,曲子的音高也在近八度以内,多在三度音程的上下波动进行,却更能与诗词相结合,曲调含情。
周芳华脸色涨红,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最兴幸福的事不是看到美女一丝不挂,而是优秀的作品。
《明月几时有》的第一部分,前奏四小节,A部分由9小节构成。
前两句歌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同头异尾,只有句尾的落音不同,第一句落在“do”上,第二句落在“re”上,此处为一个四度的大跳,结束在属和弦上使歌曲具有终止感。
第三句开始,“mi-do-la”,三次模进下行,就像三次轻轻的叹息,表现出不知该何去何从的忧郁。
歌曲在最后两小节增加了新的旋律材料,旋律也跟着体现了词中所表达的“何似在人间”的淡然的感觉,该旋律结束在主调上,具有很强的终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