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亲亲热热的往荒山走。
江大伯娘个子不高,走的也不快,江柠和宋培风都是长腿长脚,走路风风火火,可为了迁就江大伯娘,走的十分慢,江柠还搂了搂江大伯娘的肩膀,将她向上抱了一下,心疼地说:“大伯娘,你又瘦唻,要是太累的话,枸杞就少种点,让大伯和三个哥哥去干!”
江大伯娘就温软地笑着说:“我不累,茶叶种在地里都不用管的事,枸杞种下后,也就浇水施肥的事,哪里累了?”对江大伯娘来说,种植茶叶和枸杞子,对她来说就像天赋技能一样,她天生种田种菜种花种草这一块,就比别人灵醒些,就是比旁人要种的好,蔬菜长得好,瓜果结的多。
“要说累,还是做饭累些,不过有你几个嫂子帮衬,也还好。”
主要是她一辈子,除了养猪和种点蔬菜挣钱,还没挣过什么其它的钱,哪晓得今年一年挣了十几万,江大伯娘哪里还会觉得累?也就烧烧饭,就能挣这么多钱,钱都这么好挣了,她还嫌累的话,真是要天打雷劈了。
所以江大伯娘是真心觉得她好的很,儿孙都在身边,小孙女有了,二儿媳妇今年也怀孕了,等明年不论孙子孙女,又能抱上一个,家里热热闹闹的,三个儿子儿媳也过的好,还有什么不好的呢?
她又问江柠:“你在外面吃的可还习惯?一会儿就在家里吃,大伯娘今年腌制了许多腊肉和香肠,你从小就最爱吃我腌的香肠了,一会儿多吃点!”
江柠小时候馋肉啊,别说江大伯娘的香肠那么好吃,即使不好吃,江柠也喜欢吃啊,谁能不喜欢吃肉呢?
江柠也低声和大伯娘说:“吃的惯,食堂里的饭菜种类多着呢,连吃一个星期都不带重样的。”
江大伯娘自己没有吃过食堂,她对食堂的印象还停留在江奶奶的讲古中,在江奶奶的讲古中,就没有比吃食堂更可怕的事,那是吃不饱饿肚子,饿的眼冒金星。
现在江家村日子过的好了,江柠的房子里有冰箱,哪怕没有冰箱,这大冬天的,买的年货也放不坏,厨房里的菜架上,放着许多冬天要吃的菜,食材丰富。
江大伯娘就在心底想着给江柠做各种好吃的,还有宋培风,她突然想起来还有他,忙问:“培风喜欢吃什么?”
江柠对宋培风喜好一清二楚,替宋培风答道:“培风爱吃鱼虾,口味清淡一些,大伯娘,我会做,一会儿我来跟您一起做!”
“不用不用。”
冬季的荒山一片阴凉萧瑟,看着比夏日还要荒凉,一阵风吹过,树上还没有掉落的树叶,顺着风的方向,簌簌地往下落,荒山的地上,全是树叶。
江大伯娘偶尔就用竹耙,刮了树叶回来引火做饭。
江柠家的草坪如今也只剩一片荒草,那些花呀草的,也都只剩下了光秃秃的花枝,花园的秋千上,一直三花猫正闭着眼睛躺在上面一摇一摇的晒太阳,那样子,像极了经常在树荫下躺在躺椅上,一摇一晃的拿着茶壶度光阴的江爷爷。
只是现在天冷了,江爷爷已经转战到有火墙的屋子里,只剩那只三花猫。
大约是怕它冷,不知是谁,还在秋千椅的下面垫了个破棉被,那种百家布的布头拼接而成的。
见江柠在看猫,江大伯娘笑着说:“荒山老鼠多,开始没注意,后来被啃坏了好几只桌腿,你大伯就给你拎了两只猫崽子回来捉老鼠,那只叫小花,还有一只叫大黑,是只黑猫,在里面躺着呢,自从养了这两只猫,家里就再也没进过老鼠了!”
江爸也看到了那只猫。
江爸说:“都说猫来穷,狗来富,养什么猫啊?养两只狗多好,还能看家护院,假如山上有狼下来,狗还能叫两声示警!”
江家全家人,包括江柠在内,全部是狗党,主要是江大伯娘家就养了一条狗,一直活到了十五岁,后来被偷狗贼药死偷走了。
江大伯娘和江柠伤心了好一阵,后来就再也没养过狗。
用农村的话说就是:“狗都是替偷狗贼养的。”
这个偷狗贼不光是一些专业的偷狗贼,还有过年回来的各个村子调皮的男孩子们,这些人嘴巴馋了,也不管这些狗是不是别人家养的,一棍子闷死了拖着就走,昨天还好好在家的狗,第二天就找不到了,然后从别人嘴里才知道,自家的狗被那群打工回来的混小子打死了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