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脸色苍白。
为什么要帮他?他也是下意识的忽略这个问题,只是在天书上看到答案,就找了过来。
毕竟,他也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没有想过太多。
气氛便僵硬在了紫兰轩中。
却此时,姜太一若有所感的看向了祭坛方向,忽一挑眉:
“韩非身边?那是……政儿?聂儿?他们怎么来了……”
……
韩非一身紫衣,就站在祭坛外的一角,就在昨天,刚刚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虽然是韩王的九公子游学归来的,但他的回归,丝毫没有引起韩国朝堂上的任何风波,根本无人问津。
只有丞相张开地刚才过来跟他打了个招呼。
目送张开地离开,韩非的眸光落在了那阁楼上的父王身上,以及父王身边的姬无夜,心中自语:“父王昏庸,姬无夜狼子野心,满朝臣子,也都是庸碌无能之辈,居然相信一群方士的话……”
他站在原地开口喃喃:
“国家的命运,怎能交给虚无缥缈的事物?”
此时。
他并没有注意到,就在他的不远处,有一个白衣青年和一个披发青年,就站在那里观察着她。
“那个人?”嬴政开口说道:“就是韩非?”
盖聂看着韩非,平静道:“荀夫子的两大得意弟子之一,在桑海小圣贤庄之中曾以‘法家理念’舌战群儒,却不仅没有被斥责,还受到了荀子的赞赏,认为他的理念是未来可以改变时代的学说,有超越‘商鞅’之才,不久前,才从桑海回到新郑,但目前在韩国之中,没有任何地位。”
“我大秦就是变法后才走到了今天,虽商君已死,死后仍用商君之法。荀况竟说他有超越商君之才?”
嬴政观察着那紫衣青年,平静道:
“看来这次走出咸阳的决定没错,不然,我怎会知道七国之中最弱小的韩国,不仅有号称能呼风唤雨之人,还有这样的法家天才?”
呼风唤雨?!
他将目光看向了祭坛方向,他倒是要看看,凡人怎么呼风唤雨?!
抱着这个想法的不止一人。
此时,祭坛远方的楼阁看台上,大将军姬无夜拄着剑,瞥了一眼韩王,以及祭坛上的宋无忌等数百名白衣方士在踏着禹步,心中也在闪念:
“安期生,就让本将军看看,你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吧!”
咚!
咚!
咚!
祭坛上的鼓声,带着一丝丝的古老韵味,似从远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