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他发觉这茶的味道有些怪异。
“怎么这个茶的味道不对劲?是不是你偷换了?”
“没有呀,我刚泡的。”崔永爱一脸无辜。
“真的没有换?那是我的味蕾出现问题了,还是你们俩的味蕾出问题了?”
“不,您的味蕾很好……”
“那就奇怪了。我尝试着品味,这茶的味道总是怪怪的,像咸鱼的味道。这不合适吧?”
听到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崔永爱不禁哑然失笑。
他笑着说:“爸爸,您还记不记得,您以前教育我们,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一位医生和医师?”
“嗯?这句话怎么讲的?”崔浩皱起眉头,反问道。
“您还记得吗?您在我读幼儿园时候教导我的:‘如果你碰巧吃坏了肚子或者肠胃不舒服了,千万不要去找医生,因为他可能诊断错误。因为医生在给病人看病之前,肯定会用仪器检查,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当时,我还记得你曾经说过,如果我碰巧吃坏了肚子,一定要去找妇产科的医生或妇科圣手来给我治疗,不能随便找陌生人看病。”
“你还记得?!……”崔浩惊讶不已。
“是的,我记得,因此,这茶叶虽然很香醇,可我却喝不惯!”
“呵呵,你小子,居然敢骗我!……”崔浩笑骂了几句,忽然想到儿子今天早晨的表情有些诡异,就问道:“你小子又在琢磨什么鬼花招?”
“嘿嘿,我在琢磨着,我要娶妻生子……”
“什么?!……”
“我说,我要结婚。”
“小兔崽子!你要结婚我没意见,我只怕你娶得媳妇会害苦了咱们老崔家的后代。”
“放屁!我崔家男丁众多,有什么可担心的!”
“这你就不懂了吧!我告诉你,咱们崔家虽然有些财富,但是在古代,这叫做商贾之家。而古代的皇帝,都比较忌讳商人的。如果你娶了一位商户之女,那么,他们会认为我们是商业世家。这种商户在古代就是罪人!”
“哼,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古人又不认识现代社会,他凭什么这么说?”
“你这臭小子,怎么这么不开窍!你要知道,这个时空是现实的时空,而不是你所处的《大唐双龙传》的那个时空。你知道现实的历史走向吗?”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所处的时间线是我从幼儿园毕业之后开始,至于具体什么时间,我不清楚。我也懒得去弄清楚。”
“我告诉你,现实的历史走向是:宋朝建国三百余载,直到元朝被灭亡。其间,王室和大臣分成几派争斗不止,直到明朝的朱棣登基为皇帝,这种局势才得以改观。但是,在明朝建立之后,这场争斗仍然存在,而且愈演愈烈。在此期间,最激烈的莫过于明朝首辅李东阳和内阁次辅杨廷和两人,两人互相倾轧,不相上下。这就使得明末朝廷政权动荡不安。
后来,明成祖朱棣励精图治。经过多年的努力,总算平稳了江山社稷。但是,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把目光转向了更加广阔的疆域。在他看来,北伐才是解决眼下困难的关键。于是,他就召集群臣商议北伐的问题,希望能够推行新政。但是,当时大臣们对北伐抱持谨慎态度。朱棣为此非常气愤,但是却毫无办法。因为北伐之策是他提出来的,如果他否决北伐的话,那么就违背了君主之义。
为了挽救自己的形象,朱棣在朝堂上宣布了另外一条诏令,他要求各级官吏务必遵循他所颁布的北伐政策,坚决完成北伐任务,确保领导战斗力和武器装备水准。
朱棣此举获得全部文武大臣的支持。大家纷纷赞扬朱棣仁德宽厚。朱棣非常高兴。
朱棣的心腹将领徐达则劝阻他:“陛下,您既然想北伐,那就应该趁热打铁,不要拖泥带水,等时机稍纵即逝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棣说:“朕当然想速战速决。但是,如果没有充分准备的话,恐怕会造成不良影响啊。”
徐达说:“这一点,微臣倒是认为您大可不必顾虑。据我所知,北洋军阀袁崇焕的兵力虽然雄壮,但是士兵素质却极差。如果我们集中兵力猛攻他的防区,我们必胜。”
朱棣想了想,然后说:“这件事容我考虑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