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之前有过落地林芝米林机场的旅客,现在小心肝也是惴惴不安。
没办法不担心呐。
现在扭头看向机窗外,全都是白茫茫的浓雾。
飞机就跟从天堂一下子就闯入进了一部恐怖电影里一样。
如果是想象力发达,估计这会儿已经联想到浓雾里会不会飞出来长相恐怖,张着血盆大口吃人的怪兽了呢。
恐惧来源于未知。
置身于这种能见度不足100米的浓雾之中,不就跟置身于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一样吗?
关键是灯光可以驱散黑暗。
现在还没有任何设备可以驱散浓雾呢。
450米。
400米。
300米。
飞机很快就要抵达决断高度了。
梁栋也依照林芝进近管制员的指示,不停地修正飞机的海平面气压。
陆轻舟则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操控飞机上面。
RNP(AR)飞行技术可以实现飞机的精确三维操作,在引导起飞降落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精度。
而且也不需要像ILS盲降系统那样铺设很多昂贵的地面设备。
而且经过大量的实验表明,RNP(AR)可比传统的ILS更可靠、更安全。
因为省去了不少和管制的通话,所以飞行员也可以更加专注的操控飞机。
而且系统还具备监测和报警功能,在超出精度范围的同时,会主动提醒飞行调整。
但是还是那句话。
RNP(AR)不是百分百安全的。
如果系统出现问题,或者输入错误的参数值的话,飞机就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所以使用RNP(AR),是否正确输入参数值十分重要。
参数值正确,飞行员甚至不用过多调整和干涉,飞机就可以平稳落地。
参数值错误,飞行员做的再多,也是徒劳无功。
陆轻舟不知道自己输入的参数值是不是最正确的。
不只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