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也不含糊,直接用刀切开,一人手里一大块饼子。
杨母看着手里这一大块饼子,有些心疼,“哎呦,这么大一块呀,咱们少吃点,尝尝就行了,要用来卖的。”
杨清连忙说,“一点哪能尝的出什么味道呀?大家都吃吃看,好不好吃?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改的地方?”
几个孩子悄悄地暼了一眼杨母,见杨母没有反对,立刻把饼子塞到了嘴里。
整个人都吃美了。
“姐,好好吃啊!”
“怎么还有甜味?姐是不是放糖了?真好吃。”
“我一个人就可以吃完一整块。”
“我可以吃完两整块。”
“你吹牛。”
“你才吹牛呢。”
……
(我是真的很喜欢吃大炕饼子,记得之前疫情期间买是10块钱一斤,我当时买了一斤,不到两小时就被我给炫完了,嘎嘎好吃)
杨父和杨母吃完后也连连点头。
“二丫,你这饼子做的确实好吃,而且还不用油,放在嘴里,真是越嚼越香,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工人来买。”
“我也觉得很不错,够扎实,对了,二丫,你这是准备按一整个卖,还是切开来卖?”
杨清想了想,“其实我想的是,一整个有两斤半,按个买的话,就是35文,按斤买,就是15文一斤,刨去成本价,一个咱们赚的也不多,也就3文左右,但讲究薄利多销。”
杨父默默在心里计算了一下,发现确实如此,“既然二丫你想的这么清楚,那咱们也没什么好问的了。三丫,大狗,二狗,明天你们记得早点起来,帮你们姐姐忙哦。”
几个孩子连忙举手,“放心吧,爹,交给我们没问题。”
杨父确实没什么时间去帮忙,明天一大早他就要去地里劳作。
但这地可不是他们家的,而是租的别人的,每年的租金就是地里的三成粮食。
至于他们家的地,他们家里的田本就不多,而且那几年年景十分不好,家里的小儿子又生了大病,需要吃药,之前玉兰的卖身钱早就因为杂七杂八的东西用完了,家里孩子又多,不可能不让孩子吃饭,就是要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交完税后剩下的粮食都不够家里的人吃半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当时孩子生病了,着急用钱,于是迫不得已就把家里的那一点田给卖了。
杨父种了几十年的地,也没有什么手艺,因此,后面为了家里人的吃食就只能租别人家的地种。
虽然最后得的粮食也不多,但也足够家里人活下去。
加上家里的孩子也慢慢长大了,懂事了,都会想办法给家里多弄一些粮食。
山上的野菜,野果,鸟蛋,偶尔还能挖到一点山药蛋,打打牙祭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