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相公摇头叹气,“病态大厦不若大凉,我死之不惜,却憾大厦将倾。”
聪明人之间说话就是这么简单。
仅是这短短的几句话,狄相公和苏寒楼两人,已经彼此明白身份,忽然间相视一笑,同声而语:“大凉尚好,不覆前辙。”
狄相公这才回身看向北方,说出心中想法:“北蛮铁骑南侵,王琨、赵愭终究要收拢镇北军心,不会放任北蛮不管,所以很大概率会放弃岳单,转而抗拒北蛮铁骑。而岳单那一方么,一者背负着岳家的岳字,二者虞弃文之流也不会坐视北蛮肆虐燕云十六州,所以岳单不会趁火打劫。”
顿了下,“临安那边,想必此刻已经吵得不可开交。”
苏寒楼犹豫了下,还是有些不解,“所以,狄相公你的意思?”
狄相公饶有趣味的回身盯着苏寒楼,看了许久,看得苏寒楼都有些尴尬了,这才相公才轻声说道:“看来你确实只适合政务而不适合军事。”
不是每个文人都是虞弃文。
恐怕张正梁、谢长衿皆是如此,这三人啊,文墨治国尚可,军伍定国力有不逮。
苏寒楼有自知之明,并不反驳。
狄相公也不介意提携一下晚辈,笑道:“我认为临安那边,吵不出结果,再以我对陛下的了解,最后很可能将这个攘夷还是安内的决定交到我手上。”
大凉没了岳平川,只剩下自己。
苏寒楼是聪明人,他没有继续追问,该说的,狄相公一定会说。
狄相公果然轻声说道:“临安会选择看我的意思,而我在寿州,却在看蜀中。攘夷还是安内,其实都看蜀中赵长衣的意思,或者说,看那位黑衣文人的意思。”
苏寒楼恍然大悟,说出了狄相公没说出的话:“其实,最终还是看田顺和卢升象的意思?”
狄相公点头。
如果田顺和安美芹继续进攻蜀中,就说明这两人有信心在不需要寿州扶摇军坐镇支援的情况下平定赵长衣。
那么扶摇大军自然可以没有后虑的出兵,先破王琨、赵愭,再拒北蛮。
反之,扶摇军就不敢动弹了。
而后者,就是赵长衣和黑衣文人的“意思”,此处意思,是指能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这天下大势的走向,其实最终还是落在西线战事。
苏寒楼沉默了一阵,“那依我看来,没有扶摇军坐镇支援,卢升象和田顺两人,应该无法顺利平定蜀中,所以这一次的天下大势走向,必然是攘夷。”
蜀中目前处于劣势,但永远不要小看蜀中那一拨人,李平阳、柴韶之流的才华,不输卢升象、周江东,随时都可能翻盘逆袭。
狄相公叹道,“正是如此。”
不过无论怎么看,北蛮铁骑的南下,对临安都是利好。
苏寒楼扶额,“还是文章来得直接。”
自己能看出一些,但绝对没有狄相公这般看得如此透彻,对此苏寒楼是服气,旋即想到了什么,问了一句:“相公可有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