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诸侯认为刘锋此举乃是异想天开,因为在他们看来,世家大族才是维持手中权力的中流砥柱,让这些泥腿子般的草根身居高位?不存在的!
但曹老板却是从中得到了启发,立马开始研究此事,并在治下阳奉阴违的阻止科举榜文的张贴。
和曹老板同等做法的,还有陶商和刘备等有远见卓识的诸侯。
在不久之后,他们也纷纷效仿,设立招贤馆贴榜纳才,防止人才外流。
科举榜文一出,天下皆惊。
这科举考试实在是过于新颖和大胆,与这个时代的举孝廉完全不同。
寒门子弟交相称赞科举的考试方式,世家子弟则是对此不屑一顾。
这些对科举考试诋毁之人多是世家中的平庸之辈和混吃等死之人。
原本他们靠着家世和门第便可轻松获得官职,但科举考试的出现,使得他们几乎丧失了成为官员的资格。
但刘锋治下的世家大族识相的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因为他们知道,燕王是个杀伐果断的主,要是敢出言反对,那定会没好果子吃。
而且刘锋治下的世家并不是很多,作恶多端的世家也都被刘锋派人清理了,其余的倒也安分守己。
在刘锋对几个名声不好的世家开刀之后,这些世家才明白了一个血的道理。
他们所谓的名望、财富和地位,在刘锋的刀枪剑戟面前,是多么的脆弱。
自古民不与官斗,更何况这个官,还是个一字王……
所以其他的世家都纷纷对刘锋进行了示好,无论是青州的世家还是冀州的世家,都没有一家敢不派出使者来着礼物前来参见燕王。
冀州的头号世家甄家在前几天也派使者前来示好,问刘锋何时得空好来参见。
甄家在冀州扎根多年,用树大根深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甄家掌控了冀州一带大量的粮食贩运,又经营走私战马的生意,在冀州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从前,就连韩馥都得卖甄家三分面子,不敢和甄家撕破脸皮。
不过甄家自然也少不了给韩馥的孝敬,这是彼此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但是现在,冀州换了主人,不再是从前那个胆小暗弱的韩馥,而是手握重兵、杀伐果断的燕王。
所以甄家自然会选择前来探一探这燕王的口风,也好决定甄家下一步的走向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