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赵煦命北苑整理的就是那些一般人家可以做到的技术。
同时,让有司按步骤将之分类,并让那几个老工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些步骤编成顺口溜。
此番严守懃去成都府,赵煦就命那几个工匠一起随行。
当然,饼也是画的很好——汝等若确实能令成都园户,学会相关种茶、制茶之法,待有成效之日,可举一子为官。
这就是降维打击了。
不怕他们不出力,更不怕他们不效死。
当官!
而且是给儿子一个官!
在大宋这样的社会,对普通人来说,哪怕要他们的命都够了。
水浒传里的好汉们,把脑袋拴裤腰带上,不就是想要当个官吗?
严守懃听着,老老实实的拜道:“陛下叮嘱,臣记住了,臣到了成都,定依陛下旨意,一字不改。”
“善!”赵煦笑起来。
向太后也跟着笑起来。
她看着赵煦,心中无比幸福。
因为在她看来,六哥之所以,如此细致的对待这个事情,原因只有一个:爱屋及乌!
严守懃是她身边的人,此番出去,若立了功,当然也是给她长脸了。
于是,六哥为了让严守懃立功,煞费苦心,连北苑的技术与官员都拿出来!
实在难得!
须知,历代以来,北苑就是天子禁脔。
其中种种技术,都是严密保护。
……
严守懃亦步亦趋的退出保慈宫,一直在殿门口候着的冯景,这个时候才终于入殿,禀报着:“启奏娘娘、大家,中书舍人、馆伴使刑恕递了帖子,乞陛见。”
赵煦看向向太后,向太后对他微微点头:“六哥既有国事,且先去忙吧。”
“恩!”赵煦起身,对着向太后行了一礼,这才领着冯景,出了保慈宫。
“刑恕何事?”赵煦问道。
冯景答道:“据言,与北虏有关。”
“哦!”赵煦算了算时间,差不多明白了,于是加快脚步。
一刻钟后,他就回到了福宁殿。
刑恕已经在殿门口候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