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年景好,村里的人家又开始贴对联贴门神了。
对联大多都是村支书帮忙写的,他肚子里可以说装着好几百副的对联,加上他毛笔字写得不错,所以他算是这附近有名的会写对联的人才。
毛笔字比他写,的好的记得对联没他多。
对联记得比他多的,毛笔字没他写的好。
楚沁家里这四对对联同样来自村支书,楚沁分别在大门口、堂屋门口、卧室门口和厨房门口都贴了对。
其实她还想给猪圈和鸡窝也给贴一对,奈何村支书一听这两个地方,死活不愿意帮她写了,说是他完全不晓得咋写,没背过关于猪圈鸡窝的对联。
当然了,楚沁怀疑村支书是觉得自己对联贴在这两地方上有辱斯文,所以借口不写的。
至于门神,几乎人家都在供销社上买。不过不必去县城供销社,公社供销社就有得买。
一分钱两张,在如今腰包渐鼓的高树村村民们看来算是特便宜的了,人人都能买得起。
楚沁买的是神荼郁垒画像门神,这会儿在谁贴左谁贴右上纠结好久。
终于,纠结不出答案的她默默到村里逛了一圈,回家后把神荼贴在左边。
红纸对联和门神一贴,家里看着都热闹了几分,村里也比往常更加有活力。
就在楚沁端着浆糊回屋时,纪竟遥带着三卷鞭炮朝着她家走来。
楚沁惊讶:“你打哪儿买的,这么大卷。”
她前些时候托纪竟遥帮忙买鞭炮,一等就等到现在。
好在鞭炮多是除夕夜晚上和明年凌晨与早晨放,现在拿来也来得及。
纪竟遥笑笑:“隔壁县,他们那里有卖长卷鞭炮。”
行吧!鞭炮嘛,越长越好。
楚沁把鞭炮接过来,可惜她手上还拿着浆糊不太方便,便又把鞭炮塞回去。
纪竟遥特有默契地进院,把鞭炮放在堂屋的案桌上。
“你今天没打算做些好吃的?”他左看右看好奇问。
楚沁指了指厨房:“好吃的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傍晚开做。至于中午,吃些煮年糕就行。”
“是吗?”纪竟遥犹豫片刻,不知想到什么又把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他觉得楚沁家有点冷清。
他家也是独他一个,即便处于热闹的筒子楼里他都能感受到一股孤寂,更别提独占一座山丘头的楚沁了。
打眼瞧着,她家和往日没什么两样,除了多些对联和门神。
楚沁翻个白眼:“都游神了,你想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