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交车坐的头昏脑涨,胃里也一直翻腾,路都走不成那种。
还坚持抱着小妮,不然怎么会被老妈和那女人落下一截?让那女人“得逞”呢。
这会儿午睡时间,史景觉得全身又在冒冷汗那种的恶心、想吐、想睡觉。为了啥?
还不是想多替替老妈?不要她那么辛苦,毕竟接下来的行程,谁也搭不了手,再苦再累都是她担着。
但是老妈很多时候,确实想当然。
比如小妮闹起来时候,又叫又咬人的,说什么就是什么。
史景气的能原地爆炸,但是还不能发作。
所以史景就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让自己静一静。每每这样,祝菊都会说:
“回去俺们可给她听不了这高雅的音乐,再熏陶也熏陶不成艺术家。这么大一点就开始了,你要不要继续自己带着,省得耽误你家艺术家的养成。”
史景默默的不说话,能说啥?这也就是亲妈,你说媳妇、婆婆她能不记仇吗?反复几次之后,史景终于爆发了,叫嚣着:
“我放给我自己的,我都要疯了,回家还得看着她、哄着她!当男人真是好啊,会挣钱就可以了,回家大爷一般,啥不干。我啥没干?想着你一天不容易,尽可能的替替你,你还冷嘲热讽。”
“谁的孩子?我给谁看孩子呢,我容易吗?”
看着史景崩溃的样子,祝菊弱弱的反驳两句之后,再没提起过这个话题。
所以碰到这样的事情,史景尽可能的避免说啥,毕竟每一个站的角度不一样。
怎么可能身同感受?哪里有身同感受?看看自己是否是受益方,能受益就可以。不要盯死对方,就看自己利益,能做就做,不然就是死局一个。
此时,老母亲又“犯病”了。
算了,解释那么多干嘛,老妈说的也对,和孩子只能亲这一会儿,上车就亲不了了。
再见什么时候?中秋节?十一?
史景忽然又泪目了,一年回家的时间真的是十个手指头掰着都能数的过来。
小时候期望长大,长大了得到了什么?背井离乡?入不敷出?心神俱疲?伤痕累累?
“那个准备去考城的是哪一个?进站了。”一个女人对着进站口处众多人喊道。
史景顾不得再伤心,急忙抱起架着走路的小妮,朝进站口处走过去。
“到点了吗?”
“快了,马上就发车了,所以进去吧。”女人面无表情的回复。
祝菊也匆匆的拎了包走了过来:“要发车了是不?不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