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天天吃素,过难民日子我妈都没说过话。”赵茹也小声嘀咕。
说到这,赵茹太有发言权了,史景之前还买点什么改善生活。
自从祝菊来了,买啥都要叨叨一番,史景干脆啥都不买了,过回了八九十年代的生活。
虽然偶尔还是不管不顾的买来吃,随便叨叨,但是相对之前的水平,还是有所下降的。
“这样吃好,不会高血压什么的,懂啥。”史景赶紧打断了赵茹的话,生怕祝菊放在了心上。“再住住,自己住自己的,管他们干啥?”
“回家了,你看看,我们在这里,你比之前可忙多了。中午中午得跑回家,晚上晚上得出去遛娃,睡觉时还得带着这个、操着心。”祝菊说着,颔首示意晚上休息要带着的小妮。
“自己孩子,凭啥都是我妈的呢?带着不是应该的。”史景心底一暖。
虽然清楚老妈带小妮就是为了自己,但是自己做的一点一滴都被人理解,那种心情还是无法言喻的。
“再说,你今天回去,怎么回去?坐高铁,我应该是回不来了。明天周一,都上班上学呢。所以,最早下周六回。”史景是真不想祝菊回,拖一周是一周吧。
祝菊说的苦和累都是真的,但是回到家,进门就有吃的,小妮“嘎嘎嘎--”笑着扑进怀,有老妈才有的那种疼惜、那种家才有的感觉,是史景最为留恋的。
“谁让你送了?你妈还出不了门了?我也是天南地北的去过不少地方的,行不行?这还必须你送,我们才能回去了?”祝菊连连反问,不回去誓不罢休的样子。
史景慌了,彻底的慌了,怎么说回就真的要回了呢?就不能让我多享受两天的家的感觉吗?
原来老妈说,史景为家做过什么,史景曾经认真的想过这个问题。
但是自己又享受过多久家的温馨?
小时候,什么事儿不懂,就不说了。
小学、初中,已经开始有饿所谓的学业,也不懂什么叫家的温馨;再然后呢?
高中开始住校,一个月回去两天,就是洗洗衣服、剪剪头发、洗洗澡、吃一顿,又要返校。
大学更不要说了,为了寒暑假挣学费,史景几乎没过过寒暑假。
再然后,就是和赵言鸡飞狗跳的生活了。
所以,犹如这一段这般的平常日子,对于史景来说,却是那么难得。
这就是一个从小缺爱的孩子,一点点的爱就可以填满她所有的生活。
“不行,你这刚刚出院才多久?还带着一个肉墩子,怎么可以,不行不行!”
史景想想祝菊一个人带着小妮,还有奶瓶什么的行李,就连连摆手,直接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