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那么多讲究?人家来了,安排一顿,那叫人情世故,自家人弄那些干什么?不整那些,人家会计较;自家人会计较吗?钱要花在刀刃上。”
祝菊吃着,依然“训斥”着史景。
史景笑了笑,没说其他。
在这个问题上,父母永远是对的吧。
因为父母永远永远是站在给你省钱的角度考虑,他们可以吞下所有委屈,哪怕到你这里吃糠咽菜。
又何苦去争个高低呢?一切还不是为了孩子?
是的,总是钱要花在刀刃上,他们却永远是那个刀背。
“好吃就多吃点。”史景看着祝菊一直在啃鸡块,忍不住给她又夹了一块。
“不行啊,老了,真的老了,吃多一点,确实就不消化了。你看年轻时候,咱家剩饭不?随便剩一点,都分分吃了。现在不行了,一粒米不敢多吃,不消化,不然晚上觉都睡不成。”
祝菊叹了口气,压低声音感叹着。
史景眼眶里的眼泪又转了几圈,差点就落了下来,又夹了回来:
“那让我吃了,想吃炒鸡好几天了,害怕你姥姥又吵,都不敢买来吃。”
“吵你们干啥?还不是为你们好?你看看,你这什么日子?现在铺盖、冰箱、洗衣机的买了,有点家的样子了。但是房子还不是自己的,得攒钱买房啊,买房是玩啊?说买就买?不省着点怎么买?”
史景默默的不说话,是的,老妈说的都是事实。
老人总是考虑的比较长远吧。
但是平时也不至于不吃不喝的,苦了自己吧?
不过史景也就是想想,肯定不敢问出口的。
“好了,吃了,喝了,俺们也该回家了。”祝菊叨叨了一会儿,最后总结道。
“回啥家?”正吐着鸡骨头的史景,抬起头问道。
“回咱家啊,我回去早了,怕门口邻居笑话你。一说去住闺女家了,不到一个月回来了,肯定猜是住的不行,还是吃的不行,不然就是天天吵架了,这住的够日子了,可以回去了。”
史景哭笑不得,这都什么理论啊?还吃喝不好,吵架的!
“谁住闺女家吵架?住儿子家才吵架呢。”史景纠正,“随便你干啥,你看,俺们又不说你,都听你的。”
“就是,天天吃素,过难民日子我妈都没说过话。”赵茹也小声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