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用擀面杖往米团上敲打几下,这次倒是好了一些,不过跟牛闯强行用擀面杖碾压一样,这些米团依然会裂开。
没有糯米的黏性,确实不好摆弄。
而且昨天为了让效果更好,林旭浸泡大米的时候,特意换成了滇南地区做食品加工用的浆米。
所谓的浆米,就是出浆率比较高的大米。
这种大米直接吃的话,口感会很硬,但用来加工饵丝、米线、米饼等食物,却比一般大米的效果好。
出浆率高的米,做出来的食物也更多一些,大家自然欢迎。
但现在,他算是尝到了用原始食材的苦头,这种米本身就硬,先磨粉再蒸制的方式会让硬度加深。
所以这会儿有些无处下手的感觉。
沈佳悦自己弄了一小团,拿着之前买来准备做潮汕牛肉丸的铁锏,在旁边的竹案板上砸啊砸的,没想到居然效果不错。
原本质地挺硬的米团,居然被铁锏砸得变形,从原本的一团,逐渐成了一个面片。
林旭看着这操作,觉得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走。
他将沈佳悦砸扁的米团折叠一下,让这丫头继续砸,然后发现米团在逐渐变软,而同时也有了更好的延展性和。
“刚蒸好的米团是无序的,所以比较硬,只要把米团通过砸或者挤压变成有序的状态,就会柔软很多。”
牛闯也发现了这一门道,张口说道:
“要是能碾压两遍,估计再用擀面杖就能省事很多。”
碾压?
林旭看了眼沈宝宝手中的小号铁锏,这玩意儿砸起来虽然有效果,但毕竟个头太小,而且就一对儿。
等把这面团一点点砸完,估计都到中午了。
得想办法快速将米团碾压一遍。
他认真想着,脑子里突然闪出了上次师兄做竹升面的情况。
诶?
这个办法倒是不错啊。
竹升面用的是大号毛竹,比较大,而且有人体重量的加持,向下压的力量不少,这么碾压两遍,说不定还真的能行呢。
竹升面的设备店里也有,都是沈佳悦摆弄的。
林旭在工作台旁边放了一个不锈钢支架,将一截碗口粗的大号毛竹插进去,再往毛竹上抹一些防止粘连的花生油。
接着便把所有蒸好的米团放在毛竹下面,开始碾压。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他特意兑换了竹升面的优秀级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