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哥深吸一口气,刚要走出卫生间,戚盼盼又问了一句:
“前两天你提交那段错误百出的编程,真是墩墩帮你编写的吗?”
李强:“……”
店里,谢保民把鸽子肉煸得外皮带着焦黄色后,将准备好的一小碗干辣椒段下进去,又放了两勺白糖,继续煸炒。
炒出糖色后,顺着锅边淋入一点黄酒。
酒气升腾而起,将准备好的大蒜放进去,再淋入生抽老抽,翻炒一下,让鸽肉表面挂上一层红润的颜色。
最后舀入猪骨高汤。
鸽子肉鲜美有余,但丰腴感不足,所以炖的时候要放猪骨高汤,这样做出来的鸽子肉才鲜香味美。
“要是没猪骨高汤,那就得用猪油煸炒了,不然香味不足,吃起来差点意思,南方的脆皮乳鸽那么盛行,就是利用高温油炸的方式,给鸽子增加香味。”
加入高汤后,谢保民将刚刚泡花椒的水倒进锅里,再放入炸过的姜块,大火煮开后,调小火,盖上锅盖慢慢炖煮。
刚刚用大火将肉中的水分炒了出来。
这会儿再用小火把锅里的高汤煨到肉中。
这种水分的转换,就是鸽肉由生到熟的过程。
“一般不新鲜的鸽子才这么做呢,新鲜鸽子首选还是喝汤,鸽汤鲜美是众所周知的,至于鸽肉倒没多少人在意。”
越高端的厨师,越喜欢追求食材本身的味道,口味上也力求清鲜。
谢保民就是这样。
但如今为了孩子,也开始做之前他不愿做的重口味菜品了。
这种麻辣鲜香油脂丰腴的菜品都是江湖菜的路子,用料大开大合,做法不拘一格,处处透露着粗犷。
“等会儿宇飞和宇航吃了,绝对会改变对你的印象的。”
林旭安慰了师兄一句,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厨师,他倒是对菜的味道没有什么偏见。
只要有人喜欢吃,那就是好菜。
否则说破天,该失传还是失传的。
对了,自己还掌握着一道失传的【银丝鲊汤】呢。
昨晚回去后林旭洗漱完毕躺**玩手机时搜了一下这道银丝鲊汤,发现是一道古代比较有名的汤羹。
很多诗句和话本小说中都有出现。
所谓的鲊,最初指的是腌制的鱼,但后来泛指一切腌渍的食材,宋朝之前,鲊还是一道高端菜式呢。
哪怕在宋朝,陆游等人的诗句中也能见到鲊字,各种夸赞的诗句也很多。
一直到明朝,鲊才走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