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年挑眉:“我来看看苏家的产业不行?”
杨大郎和杨二郎都有点懵,这不是他们母亲买下的地皮?
怎么还变成苏家的产业了?
余采薇为两个儿子解惑:“地皮是我们家的没错,不过窑口这一块我已经卖给了苏老爷。但是得等到通往镇上的路修好苏老爷才能接手,他正好也利用这段时间充分了解水里的制作和运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大郎问:“娘是怎么打算的?”
余采薇说:“我们家下半年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整个下游的莲藕,金秋的高粱,作坊的采购,青石镇西的山楂等。目前抽不出钱再购买水泥原材料,所以我把苏老爷给拉过来了。”
苏大年布庄没了,余采薇愿意把水泥产业卖给他,岂有不愿意的道理?
如果水泥的作用真像余采薇说的那么神奇,那么苏氏将来一定是不可限量,那是要面向整个大夏的东西,甚至可能会惊动皇家。
如果这条路修建好,效果并不是余采薇说的那般,给余采薇的钱便算是借的,要加息还回去。
余采薇和苏大年都是生意人,即便是亲家,也把契约定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苏大年没好气的一巴掌拍在杨二郎的后脑勺上:“怎么的,我和亲家合作,你还不愿意了?”
杨二郎捂着后脑勺用眼神控诉苏大年:“我什么时候说不愿意了?”
苏大年哼了一声:“你没不愿意耷拉个脸干什么?这个态度对得起我把爱女嫁给你吗?”
“嫁?不是你自己因为”
苏大年恼怒:“你给我闭嘴!”
杨二郎低低骂了一句:“老家伙!”
翁婿俩和解是和解了,但是相处上,谁也不惯着谁,杨二郎更是一点不让苏大年。
眼见着苏大年要发飙,余采薇赶紧接口:“亲家,我带你看看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