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小乘,并没有什么争论的必要,敢问何以为苦海?”
另外一名老僧缓声道:“人行世间,如同行于荆棘丛中,心一妄动,便即尝到诸多痛苦。而世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故称为苦海无涯。”
圆觉问道:“你可能度人脱离苦海?”
“如何得度?”
老僧沉默了下,反问道:“那么唯识宗又要如何修行?”
这个时候,摄像机的机位对准了这看上去朴素的僧人。而这个时候,看到直播的人都微微一怔,因为这个和尚实在是太眼熟了些。
某个工地里面,收拾钢材偷空看了下直播的工人,希望工程工作站里,换班离开的工作人员;
杂货铺的老板,面包店的工人,早餐店里一边看直播一边捏包子的老板都愣住。
这是他们工地的工人。
是会来希望工程捐钱捐书的大个子。
是来杂货铺淘东西的客人。
是准时准点来买快过期的面包的节俭男人。
也是非不肯接受请客的古板男人。
不像是那些身上仿佛都充斥着香火味道,眉目低垂,便是平安喜乐的高僧们,这是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就是在他们身边的人,看着他,会觉得有些陌生,又莫名地熟悉,总觉得会在某一天,阳光正好的时候,在老家附近的街道看到他,那种平凡而朴素,鲜活又真实的人。
这一点都不像是个高僧的憨厚男人神色平和,安静回答道:
“吃饭时候吃饭,走路时候走路,睡觉时候睡觉。”
“心若安定,便是修行。”
念心经的老婆婆动作一顿。
看直播的人们眉头微皱。
就这?
就这样?!
地涌金莲呢?佛光迸现呢?
修行怎么会这样简单,修行怎么会这样朴素,修行怎么会这样地……平凡地让人觉得心里不喜欢?
圆觉看了一眼那些像是佛的僧人们,整理着自己的思路,道:
“人世间确实是有八苦,甚至于有更多的苦楚,但是这些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都是来自于我们本身的存在,这是『色』,是因为我们经历的事情,这是『受』,是因为我们所想的东西,这是『想』,是因为我们选择想行为,是『行』,是我们的认识,『识』。”
“但是这些都是外在,真正造成痛苦的,是我们的心。”
“道门有句话,五色令人目盲,而如果本身双目不见光,就不会受到五色之害。但是我们并不想要抛弃我们的眼耳鼻舌身。那么,就只能从我们的心,也就是意去修行。”
他伸手按在土地上,嗓音平静温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