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上了三楼,唐亦甜打开门,几人进了家门。
把用的东西放一边,唐亦甜先把给孩子买的糕点给他们拿出来。
看到自己喜欢的糕点,鸣宝四个很高兴,道了句,“谢谢妈妈,舅妈。”
然后欢欢喜喜的接过糕点,带着安安回房间。
唐亦甜看着鸣宝叮嘱了一句,“鸣宝看着安安弟弟吃糕点,别让他噎到。”
鸣宝牵着安安,回跟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保证道:“妈妈放心,我会看好安安弟弟的。”
见几个孩子进了房间。
唐亦甜和秦染开始折腾毛线,把成捆的毛线理顺,然后缠成毛线球,织毛衣的时候用。
织毛衣在这个年代,是个东北女人就会。
就连唐亦甜都学过,虽然她就会织正反面针,而且速度很慢。
可也是会织毛衣的。
姑嫂两个把所有毛线都缠成球,就到了做晚饭的时候。
秦染也没回去,跟唐亦甜一起去了厨房做晚饭。
转过天,唐亦甜和秦染就忙了起来。
先给孩子量了尺寸,然后裁剪布料。
把裁剪出来的布料铺好,在铺上厚厚的棉花,里面铺上同样尺寸的细棉布。
之后就开始用针锋。
一件棉衣从裁剪到缝补可是一个大工程,而且还都是技术活。也就是有秦染在,不然唐亦甜可搞不来。
她也就能在旁边打打下手。
一连好些天,姑嫂两个都在做棉衣。
鸣宝三人在这边长大,唐亦甜怕他们到了东北不适应。棉衣都是做了两斤半棉花的,棉裤也都是两斤的。
在东北,大人的一件棉衣,差不多也就两斤棉花。
给孩子做两斤半的,算是相当厚实了。
等把三个孩子的棉衣棉裤做好,秦染又给他们做了棉帽子,棉手套。
做完衣服剩下几斤棉花,还有布料,唐亦甜都给了秦染,刚好够给雪宝安安做棉衣棉裤的。
这是唐亦甜计算过后,特意多准备出来的。
秦染她们年后休探亲假,许墨老家在新疆那一带,天气更冷。
开春三月份都不化冻。
为着孩子的棉衣棉裤,许墨这两天都在打听兑换棉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