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领命。
他知道。
自己一个一个揪出晋商的本事或许是没有的。
但借着查办晋商兴起大狱,牵联更多商贾的本事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大不了就是天下震荡,总之,自己严一些没有错。
宁杀错,不放过就对了!
朱标听到朱元璋杀气腾腾的话。
顿时脸色一变。
洪武大案他也没少参与。
胡惟庸案和空印案都是他亲手办的。
深知这其中的厉害。
案子大小无所谓,但最怕的是什么?
株连!
原本跟案子无关的人,最后也被七扭八拐地算成了罪人。
最终的结果,朝局动荡,天下大乱,相互告发、人人自危!
洪武朝流的血已经够多了。
何必还要再雪上加霜呢?
朱标忍不住道:“父皇!那晋商毕竟是传承近千年的商帮,其势力早已遍布大明各处!
如北平、南直隶、乃至于浙江,若是真论起来,大批商帮都跟晋商有关!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大肆株连,只怕天下震荡,得不偿失啊。
最关键的是,一定会有大批无辜商贾被牵连进去!”
朱元璋闻言,哼了一声。
“商人逐利,逐利便会见利忘义,都是小人!本就该死!牵连便牵连了!哼!
这一次北伐将士回来,不是还没犒赏吗?
正好抄了这些肮脏商贾的家,给北伐将士们劳军!”
朱标闻言,顿时苦笑一声。
国库里如今还存着上千万两银子。
其中大半都是朱檀贡献的。
按理说应该是不缺钱的。
可是,父皇却还是想要抄这些商贾的家去劳军,只能说是,小气惯了…
当初北伐缺了军资,父皇就想借郭桓案,大肆株连一番,好抄没些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