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闻言,顿时老脸一红,对着朱棣怒目圆瞪。
他怒道:“胡说八道!大明宝钞自去年以来,可没怎么降过!”
朱檀笑笑。
自从有了自己给朝廷输送的大批银子,宝钞发行就有了锚定物,一直以来,确实购买力还能够维持在1比4的。
当然,这也跟老朱厉行节俭有关。
除了打仗,现在大工程越来越少,皇家和官员俸禄的开支也不大,所以才让宝钞的发行速度降低了不少。
这样一来,一方面朝廷多了不少真金白银作为储备,另一方面又少印了不少钱,宝钞的币值自然也就稳定下来了。
徐达皱眉道:“若是按照鲁王殿下所言,便是有人在收集这些战略物资而在九边那种地方,用得着这些物资的,只有蒙古人!
可是,大明九边对蒙古都是封闭的,谁能将这些东西运出去呢?”
朱元璋冷哼一声。
“那些数典忘祖的东西!他们便可以!”
徐达愣了愣。
随后想起了一个故人。
一个在元末搅动风云,合纵连横,等大明刚刚建立,却又飘然远去,深藏功与名的故人。
他忍不住道:“难道是晋商?”
话音落下。
宋国公冯胜和颖国公傅友德也瞪大了眼睛。
他们也经历过元末乱世,自然对那段经历刻骨铭心。
当年,张士诚占据吴地,富甲天下。
方国珍占据浙东,坐拥战舰千条,还时不时做些海外贸易,同样富庶无比。
而陈友谅,则打下了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坐拥四省之地,税赋为各路义军之首。
而朱元璋呢?
起于淮西,即便是打下了徽京南京城,财政方面,也依然捉襟见肘。
一个是因为朱元璋所占之地不太富饶。
另一个是朱元璋为了收拢人心,所以对治下百姓税赋征收较少,并不像其他几路义军那么横征暴敛。
而乱世打仗,打的便是钱粮!
但朱元璋当时攻下应天后,却并没有因为钱的问题而发过愁!
那时候,众将就经常发现一个喜欢穿着白衫的中年人经常出入朱元璋的吴国公府!
当时,很多人都传说,此人便是上位的财神爷。
但是知道他名字的人并不多。
而徐达,作为当时的同佥枢密院事,正经八摆的武将之首,参与了不少朱元璋主持的机密事宜,这才知道了那名中年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