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桓老实道:“是!殿下!他不但清楚,还多次指点!告诉我该怎么钻户部的空子!譬如改数字,拆东补西,巧立名目同时,有些地方的纳豆入水和纳粮入水,也是我暗中指使的因为,那些富户每次都会给下官不少钱作为回报。”
朱檀冷哼一声。
郭桓案牵连的那么多人,不知道是不是冤枉的,但郭桓此人当真该死。
明朝实行的是实物缴税制。
基本上就是你之前从事什么生产,就交什么税。
譬如种水稻的就交大米作税,种粟的就交粟米作税,养蚕的就交蚕丝作税
所谓纳粮入水和纳豆入水,说的是种粮、种豆的大户、富户在交粮税、豆税的时候,向里面掺了水,以此来增加斤两,从而实现少交税的目的。
但这样做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除了少交税会让朝廷损失一部分税收之外,更关键的是,这些掺了水的粮食或者豆子,进了仓库当中,水分蒸发,到时候整仓的粮和豆子都要腐坏!
不过郭桓的命运已经注定了,肯定是要被处以极刑的。
在前朝,斩首便是极刑。
但在明朝,所谓极刑,只有一种处罚才算得上。
那便是让人闻之色变的凌迟!
受到凌迟惩罚的人,要割上3600刀,一连割上三天三夜才死去。
朱檀看着郭桓,笑道:“郭桓,你可知道你为什么被抓到这里来?”
郭桓惨笑一声,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便是做的再隐秘,也难免会出纰漏。
更何况,锦衣卫监察天下,出事是早晚的只是我也没想到,朝廷竟然掌握了这么多证据。”
朱檀笑道:“这些证据可不是朝廷自己查来的,而是本王接到了一个人的举报,你猜那人是谁?”
说着。
朱檀站起身,冷笑道:“郭侍郎,你说这天底下,有谁对你做过的事情了如指掌,又能轻而易举地举报到本王这里,你猜一猜,会是谁?”
郭桓猛地抬头。
咬牙切齿道:“吴!清!臣!”
朱檀点头道:“正是!本王到现在也不知道他出于什么目的一定要举报你!
但他确实将你坑惨了!
如今你一家老小皆被投入大狱,早晚都要陪着你一起上刑场!
到了现在,你竟然还要掩饰与吴清臣的关系!
郭桓,这天底下,第一号的蠢货便是你了!”
郭桓闻言,顿时疯狂嘶吼道:“吴清臣!这个老匹夫!我便是死,也要带着他!”
朱檀问道:“你可知他去了哪里?”
郭桓毫不犹豫道:“我知道!他因盐商案被牵连,从扬州府中逃走,躲在了我府上!次日乘船出海了!
他跟我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