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真的应该低调了。
起码不应该把这些功劳全都安在自己身上。
还是那句话,好处可以拿,名声真的没必要。
自己已经是亲王爵位了,再往上,除了抢太子之位,也没有别的了。
可是,在这老朱的洪武朝想要在朱标手底下抢走太子之位
那难度恐怕比在法国投降之前攻占巴黎还高。
都不要说抢走朱标的太子之位了,便是朱标死后想从朱允炆手中抢走继承大统的权力,只怕也是困难重重!
首先就是老朱一早确立好的立嫡立长制度。
老朱作为制度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必然是不遗余力的维护这一点的,即便是朱标身死,只怕也会大力推动朱允炆上位。
毕竟老朱这个皇帝,向来将稳定,看做最重要的事情。
其次就是诸位大臣也都愿意拥立朱允炆继位,毕竟朱允炆是他们一直能看得到的人,自幼受着文官集团的“良好”教育,只要他一上位,文官集团的好日子就算来了。
至于朱檀,那时候就算朱樉、朱棡、朱梓当时都死了,前面还有四、五、六、七四个哥哥,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做太子。
朱檀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老老实实做一个藩王便好。
别折腾,安心积攒财富、储备科技,等建文帝登基的时候一波靖难推平。
倒也不是他多想做皇帝,只是在那个时候,为了自保罢了。
朱檀一边暗暗告诫自己要小心谨慎。
一边对朱元璋笑道:“这个青霉素的发现,确实是出于偶然!
当然,这件事也不是儿臣发现的,而是儿臣府上的一位仙长!”
想不到吧,赵老道,所有人都快把你忘了,你却还能在这里发光发热!
朱檀心中暗暗想着。
朱元璋听到仙长两个字就忍不住皱眉头。
他这个皇帝是向来不相信这些道士的,除了对那个一直征召不来的张三丰有些兴趣。
那张三丰到了洪武年间,号称已经活了150多岁,是自南宋末年,一直活到明初的,号称大明朝真正的活神仙,不过朱元璋屡次征召,张三丰都没有理睬。
到了永乐年间,朱棣也是征召几次,同样没有见到张三丰。
朱元璋皱眉道:“什么仙人!那些道士要么图财,要么图官位,要么只想依仗你的势力作恶!那些人能算什么仙长!
以后不要信这些东西了,上一次你服用丹药昏迷了那么久,太子背着我将太医派到你府上,才将你给救活!
那么深刻的教训你都忘了吗?”
朱标听到这话,忍不住看了朱元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