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刘畅注册了泰安商场APP,或者公众号。基于室内导航的位置信息,商场就可以准确的知道我今天来了这里,去过哪些商户,在哪些地方停留。从而推测出我的消费习惯,之后可以针对我的这些消费习惯重点推送商铺信息。
比如我今天在卖衣服的A品牌待了20分钟,如果APP里有针对A品牌的折扣,而且我也使用了的话,那商场就会知道我对A品牌是感兴趣的,那下次就会着重推送A品牌的信息给我。增加我复购的几率。如果再配合打通POS系统,那就可以更加精准的分析出我的购买习惯和需求。
当然,我如果不买东西也没关系,还有其他技术手段可以知道我的情况。这里就不展开了。
总之就是有了这些监测手段,那我这个人就会成为一个样本,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来描述我这个样本之后,就会对我形成若干数据标签,我的信息也会越来越完善。
以后一旦商场有任何形式的活动符合我的数据标签,那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对我经行信息轰炸。到时候我不关注都难。
这就是现在互联网公司普遍采用的手法。
不用怀疑,企鹅还有阿里一定是比你自己还要了解你的存在。别跟我扯什么隐私,因为只要你用他们的产品,或者他们收购企业的产品,那你的数据就会无条件的被他们收集。除非你不用。
甚至顾山宇跟我说,别以为只有手机里面的操作才会被记录,现在某些大厂的APP,甚至还会偷偷开启话筒。到不是说他们会录音,而是会分析你说话里面的关键词。比如某个品牌,某种东西。
所以有时候当你打开购物软件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哪怕你之前没有浏览过某种你感兴趣的商品,首页或者次级页面的广告栏里,也会出现这些东西。
是不是觉得很神奇?
不,我听了之后觉得很可怕……所以立刻找到手机的设置界面,把所有程序调用位置或者话筒、摄像头这种权限,全部设置为仅使用中允许。
见我这样做,一边的顾山宇嗤笑了一声说道:“刘总,放弃抵抗吧。没用的。除非你用回非智能机。不然……呵呵……”
他没说下去,但我知道他的意思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除非真的不用这些软件,不然数据总会被收集。
就好像我那台国产车,车机系统就是阿里做的,地图用的是高德,也是被阿里收购的公司。那你说我家,公司,我父母家,乃至秦莉家这些我以前或者未来常去的地方,它会不知道?
甚至现在的车机导航系统已经人性化到,每周末我都要回父母家,所以只要周末我一着车,导航界面就会自动跳出一个我父母家的目的地卡片,只要我点选,它就会进行导航计算。
我完全没有针对这个事情做过任何设置。
但它就是很“智能”,很“人性化”的知道了我的需求。这是往好了说的,但往坏了说的话,这种情况可怕吗?我觉得很可怕,因为你的车比你还知道你要去哪。
如果被犯罪分子掌握这些信息……那后果……
当然,这就扯远了。
回到这个方案,我昨天让顾山宇跟苏诚宇联系,把公益的内容也加进去。
所以这会儿当我坐在沈毅诚的办公室,对着自己的电脑,口若悬河地把这个方案完整地介绍给他,以及一起旁听的差点成为聂雷姐夫的方舒扬听了之后。
我非常明确地从沈毅诚以及方舒扬眼里看到了光芒。
不过他俩之间,肯定还是以沈毅诚为主,当先开口的也是沈毅诚,他略显激动地说道:“刘畅,你这个方案今天拷贝给我一份,我明天……哦不对,下周一,拿给秦总过目。这个项目我们要提高预算,必须覆盖到所有泰安集团旗下的商场。这么看来之前说的那点钱肯定是不够了。”
预算这部分,这次我直接让顾山宇去掉了,因为他之前是以单个商场为例详细的列出了价格。
但以我看来,这方案只要一提,那沈毅诚这边势必会想推广到所有商场去。而结果和我预料的一样。甚至沈毅诚的反应比我想象的还要夸张。
我猜他之所以会反应这么大,是因为我明确告诉他,现在用室内定位的商场有是有,但不多。不过运用室内定位来玩花活的,那是绝无仅有。
所以如果泰安做了,那绝对是前无古人的头一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