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和甲骨文变万家计划,失败不可惜,成了……那估计能把华尔街和盖子哥们都恶心的吐血。
他两个集团各自20%左右的股票,也不能再继续收购了,继续收下去,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只会刺激的华尔街提前玩坏微软和甲骨文,提前另起炉灶。
以及利用各种规则坑你。
感慨后赵东淮才笑道,“走,拍戏。”
………………
时间一晃而过,5月21号,1986年的第3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完美落幕。
出自赵氏影业的(朱诺),大力斩下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最佳导演,以及妮可·基德曼一个影后提名。
当领奖团队从法兰西载誉而归时,赵东淮都安排了大量媒体人士,在机场蹲点,采访报道这个电影领域的荣誉项目了。
全港影坛轰动,整个大华夏圈以及亚洲电影圈都开始轰动。
毕竟那是戛纳……
外界没多少人知道,从评审团老一再到一个个评委,搭一趟顺丰快车,各自一个月爆赚上百万、几百万美刀的利润。
他们只是看到,赵氏影业真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全球顶流电影节刷奖了!
还是金棕榈、最佳导演这样的大奖。
哪怕在采访报道中,黄健新和张一谋两位大导演,表情波动不大,似乎兴奋度不太够??大家也只会以为那是两位国际巨导还没倒出来时差,太疲倦等等因素。
绝对不会认为他们是对这个最佳导演奖杯,真兴奋度不大。
黄导和阿谋火了,不止港濠弯,包括内地也是对他们大肆吹捧,简直成了无数电影人的新偶像和终极追求目标。
朱诺?
朱诺这部电影顺势上映,本港26家赵氏院线于5月22全线大展映,首日就轰下来350万本港票房。
然后无数本港影迷是兴奋、嗨、超期待的进去,看着看着,就感觉期待远远大于结果,就这?就这??
无数影迷们都是失望且失落的走出影院的,但媒体圈则开始宣扬起了,评奖电影讲究的是艺术,深刻批判社会或重度探讨某些主题等等,和日常爆米花电影,真的不一样。
5月23(朱诺)本港票房一下子跌落回180万,腰斩。
24号周六,对,22号上映是非假期,非工作日,能砍出来350万票房绝对是奇迹,是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最佳导演奖刷出来的奇迹。
周五腰斩也算正常了,但24号周六档,全天150万票房。
周日25号已经跌落到只剩下130万。
25号北美AMC院线上映了,靠着提前铺开的各种宣发,首日300万美刀票房……本港影迷们对于北美的票房数据,简直开始怀疑人生。
只能说人类的悲欢喜乐并不相同!
25号晚,当赵东淮在(永不妥协)剧本喊咔,宣布收工时,邱淑珍快速跑来,帮赵导擦汗,“老板,微软涨到57美刀一股了,哇,什么时候套现啊。”
赵东淮失笑,“你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