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东芝推出全球第一台商用笔记本T1000。
这都1984年10月份了……
三个选择都是好东西,赵导又开始选择困难症了。
不过思来想去,他发现就算选了东芝T1100全套技术资料,你有技术支持,没相应的制造机器,工业机床设备,也很难造。
就像是银河1内地可以靠各种神奇大佬手工搓一些零件,赵东淮想买几台,还能继续搓,想工业化批量制造就难了。
还会容易在各种专利上,被东芝搞你打官司。
当然,如果领了制造技术,慢慢搞设备,搞升级,若还能把锅甩出去才是皆大欢喜。
这个事吧,港岛不存在那么多技术人才,相关领域大牛,内地才有丰厚的储备人才,但那样想甩锅也不容易。
思来想去,赵东淮丢下莫妮卡继续吃早餐,回了一趟卧室,领了东芝T1100的全套生产技术资料,当地凭空出现了好几个箱子。
等他打开一看,箱子里全是三点五英寸的索尼软盘,这玩意……一张现在流行的索尼软盘,储量大致一点四四MB,这点容量对于后世动辄几百G,几个T的移动硬盘来说?
简直是看哭人。
不过,一点四四MB,大致能储备100多万字节,或70多万汉字的内容!
一本70多万汉字的印刷书籍,有多厚??一张软盘多薄?
所有软盘都存放的整整齐齐。
一标准索尼胶盒,有十张软盘,略等于一卷录像带的厚度,等于700多万汉字或一千多万字节的技术资料。
一个箱子20胶盒……一亿四千多万汉字。
几箱子??
赵东淮,这可真是好家伙!
还好他有随身空间,不然还不好存放托运这些东西,“现在带回去也不方便建厂制造,没机器设备,但没关系啊,等个一两年,两三年,这里面的技术资料知识,依旧是全球第一梯队的。”
“一两年,两三年后的事,谁知道呢?”
“又或者想赚快钱,找个北美或欧罗巴大流氓团队,直接卖了也不是小钱!”
“这卖给IBM,IBM不出个上亿或几亿刀,都是不体面了!”
收起这些,赵东淮继续刷起了模拟,永不肺癌和越吃越健康,看起来也挺香的,他要把那两个奖励也刷出来,领了。
和索尼这种世界级巨头斗智斗勇,刷出东芝的核心制造技术,真是太无厘头了。
………………
10月10号一整天,赵导的超体剧组就是在快快乐乐,顺顺利利的拍摄中度过。
夜幕下,赵导站在总统套房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前,对刚走进来的阿敏招手,“阿敏,快来看热闹。”
周惠敏愣了一下,加快步子走来,“什么热闹?”
她比超体剧组收工早多了,早回来在跟着顶级厨师学厨艺煲汤做饭呢,她近期影坛歌坛稳固能力之外,最大目标就是学厨。
到了窗前,等阿敏向下看,才看到夜幕下的新宿闹市街头上,竟然没什么车流……
两帮西装仔,都是拖着武士刀之类,一帮从东向西,猛一看乌压压有数百人,另一帮从西向东,乌压压的也有数百人,看似要上演全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