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满脸不乐意道:
永康一听就不乐意了。
来找你当和事佬,你也不能捉弄人啊。
朱祐樘道:
永康气得差点跺脚。
随即她语气也软下来,好似恳求兄长一般道,
朱祐樘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道:
永康一脸憋屈,但随即好似服软一般低头道,
朱祐樘在目送永康离开之后,还愤愤然,好似对此非常介怀。
一旁的李荣却能看出一些端倪。
以前朱祐樘更好像个,别看身为九五之尊,被人说是大明的明君,但其实朱祐樘很喜欢管那些鸡毛蒜皮婆婆妈妈的事情。
如果不是因为他身为大明皇长子,又成为君王,或许他更适合当一个家庭妇男。
皇帝说介意妹妹对张周的冒犯,他是真的在意,不是嘴上说说。
李荣道:
朱祐樘道,
李荣想了想,点头道:
朱祐樘道:
李荣心说。
家里有个公主当婆姨,虽然有皇亲国戚的便利,但还真不一定完全是好事。
你崔元也真是成也妇人败也妇人,谁让你在家里没什么地位,你家里这位婆娘太强势,让陛下对你产生厌烦了呢?
内阁值房。
三名内阁大臣回来,此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以至于三人在这个问题面前,都选择了沉默。
皇帝终于忍不住要增加第四位阁臣了。
从张周崛起的弘治十二年,就有传闻说皇帝要增加一名阁臣,甚至取代目前三名阁臣的一人,只是皇帝为了平衡张周跟文臣之间的关系,这件事一直没有提到桌面上来谈。
但最近朱祐樘直接在经筵时,就提到了这件事,且还对目前翰林院几位学士中的王鏊赞赏有加,最近也对王华多有嘉奖,以至于现在翰林院体系都在谈论,很可能新阁臣就出在王鏊和王华这二人身上。
至于之前在翰林体系中混得风生水起的李杰、焦芳、张元祯等人,也似乎并不在这次升迁的可能性之中。
当然。
对于翰林院体系来说,有个人永远是绕不过去的,就是程敏政,至于皇帝是否会把程敏政拔擢上来入阁,这件事也仍旧不好定论,虽然最近程敏政并不会出现在经筵日讲之中,但他始终是阁臣的有力人选,他便是第三候选人。
三人坐下来之后,李东阳先挑起此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