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敬急忙应声道:“奴婢知晓了。”
……
……
内阁值房。
由萧敬亲自把张周再次出兵威宁海的消息,告知过来。
等萧敬走之后,刘健神色有些木讷,大概觉得西北无论怎么折腾,都是张周的事,朝廷想干涉除非能让张周吃个大瘪……再加上巡防威宁海有助于提升大明的国威,连挑剔的刘健也挑不出刺。
谢迁则笑盈盈道:“他军功都在手了,何必给自己惹麻烦呢?以为鞑子每次都无所防备?更何况,此番还是这般大张旗鼓用兵!他还是太过于张扬了!”
在谢迁看来。
张周去西北之后,用一次奇袭威宁海奠定在西北的声威就够了,火筛都投降归顺,你张周在那边闷声发展,甚至是闷声发大财就行了。
可你非不知道低调,要搞什么二次出兵威宁海,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刘健侧目望了李东阳一眼,他本是想问问李东阳对此的意见,但见李东阳正低头拟写票拟,如同对张周再次出兵威宁海充耳不闻一般,不由问道:“宾之,这几日看你魂不守舍的,可是家中有何事烦扰?”
刘健不知道其中原委,只当李东阳是在为嫁女儿的事发愁。
李东阳放下笔,抬头看着二人,认真道:“前两日,陛下召见我,跟我说了个张秉宽的谶言,并嘱咐让我在事发之前不得对外张扬。我想刘阁老和于乔,你们能理解我是吧?”
“呵呵。”谢迁笑道,“宾之,你这可不对啊,陛下不允许你张扬,你却告诉我们有这回事,你是想让我们瞎猜吗?”
刘健皱眉问道:“有关此番出兵的?”
以他对李东阳的了解,皇帝既然不让说,你守着秘密就行,干嘛提前告诉我们有这么个秘密,还不明说?
这不是你李东阳的风格啊。
李东阳当然是有苦说不出,他要为几天后可能发生的事来“甩锅”,所以他就趁着刘健问询,把有事说出来,却不明确说是什么事。
就是想假借刘健和谢迁的口,告诉外人,这事不是我不想通知孔家,是皇帝不让我说。
“并非出兵之事,两位也请不要妄自揣测,即便言中我也不会明说。但也请做个见证,我并非有意遮掩。”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