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大明朝贡体系 > 第一百六十八章 议定军功(第4页)

第一百六十八章 议定军功(第4页)

刘健道:“若以朱凤进为伯,那偏关之功勋,当分而论赏,王越之功劳也当另算。”

“呵呵。”

朱祐樘笑了笑。

果然是藏着后招呢。

另算?

一个是主帅,一个是手下的将领,难道是把整个军功一块一块分割开,一个一个算完了,剩下没人认领的再给王越?

你们文官为了限制王威宁,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朱凤进爵的事,先暂缓议,先说王威宁的吧。”朱祐樘主动将话题岔开。

第一个议题,有关陈锐的,皇帝算是“大获全胜”。

但随即在第二个议题,也就是朱凤得爵的问题上,文臣给皇帝使绊,皇帝听出来,然后就先转入第三个话题。

把王越的功劳先给定完了,再说朱凤的事。

当然还有个隐藏话题……涉及到张周的,这个可能就不在朝堂上说,可以拿到内廷会议上再讲,毕竟连张周自己都没苛求一定要以此军功来获得什么。

……

……

第三个话题随即开始。

涉及到王越军功的部分,现场近乎所有文官都想出来插几句。

朱祐樘也不让在场的人发表什么意见了,他直接以个人意见为先:“朕让礼部参考过过去近百年,各次涉及到北关、九边等处的战事,也涉及到屡次出兵蒙古,所得的结论,王威宁的功劳,非但已达到赐侯爵的地步,甚至可为国公。”

皇帝先把前提条件说清楚了。

不算开国,也不算靖难。

这两次大的战役,所获得军功的人近乎占了大明勋贵的九成以上,他们的功劳也不是从外夷身上获得的。

可能也有部分人尤其是永乐年间得爵的,既参与到了靖难,也参与到期间的北伐等事。

这个都姑且不论。

就说以跟蒙古草原这些鞑子交战所立军功,得爵的先例,给王越一个“威宁侯”,并不为过。

单以第一位以文官得爵的靖远伯王骥为例,不算他最后一次西南平乱,就算他三次征讨麓川,单以西北之战的功劳,他是远不及王越偏关这一战的。

而且王越还有成化年间几次著名的战役打底。

谢迁出面力争道:“陛下,王威宁功劳虽大,巧在天时地利,巧在用兵之神,却令我大明边关受损,修复靡费甚巨,若以此为功勋彰显,得高爵定先例,那日后必定会有人仿效,难免遗后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