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这么多干嘛呢?
所以说,很多时候,只有当下需要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罢了。
回到家,江筱米被江里正盯着变出了十来麻袋红薯土豆,这些都是江修白系统里的有限品种,耐寒耐热抗虫害,要是肥力跟得上,土豆亩产五千斤,番薯亩产八千斤完全没有问题。
说到肥力,江筱米懊恼拍了拍脑门。
江里正:“怎么了?怎么好端端打自己?”
“爷爷,这两样都很吃肥,想要种得好,肥力一定要跟得上。”
江里正也发愁:“地里的肥堆是不少,但因为天气太冷了,堆得不怎么好。”
古代的农作物亩产低,除了人力和机器悬殊之分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肥料。
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化肥,农家肥,也有各种各样的除草剂除虫剂,而古代,除了人力就是人力,肥堆得多不多,得看这家有多少人,养多少牲畜。
“爷爷,咱们得沤肥了。”
“是啊,沤着呢,一直沤呢!”
江筱米突然觉得爷爷也挺可爱的,她说道:“这次,咱们用点不一样的办法。”
江里正是怎么都没想到,自家大孙女所谓不一样的方法就是漫山遍野地上山挖黑土,拢树叶,把黑土和树叶全部丢在肥坑里,家里的鸡粪也丢进去一些,隔个一段时间就散散热,但大部分时间都是用东西盖起来,她说,这是发酵。
江里正:“真的可行?”
江筱米手一摊:“我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江里正:“……”
沤肥是微生物发酵的过程,短不了,这期间,江筱米把土豆红薯处理了,选出来做种的,都是无病斑、无破伤、没有虫眼的,而且每个薯种都用55℃的温水浸泡10分钟左右,这样做能能杀死附着在薯皮上的黑斑病菌和部分茎线虫。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便把红薯和马铃薯整整齐齐排列好,分别埋进了两块地,上面盖上一层土,然后用水浇透,剩下的,也是交给时间。
等土豆长出来芽,根基芽眼将土豆分切成大小不同的块茎,然后在切口的位置沾满草木灰,这样能加快土豆伤口的愈合,最后种植。
种植土豆的沙地要深耕,起垄——增加种植土壤厚度,土豆能长更好,垄上开沟,接着下底肥和草木灰。
老江家堆的肥不够,江筱米堆肥又还没好,她只能悄咪咪地在老江家的肥堆里加入了复合肥,下肥之后,用一层薄土盖着,不要让土豆和肥直接接触,然后芽眼朝上,把土豆种下去,最后也是盖上一层薄土,四五天后,等土豆出苗了再培土。
而番薯的培育要注意的一是湿度,二是温度,等发芽出苗要及时移栽到土里,等番薯苗长出了三个芽结之后,江筱米就让人割掉去种植了。
红薯苗是可持续培育的,割了长,长了割,不想土豆,一次性的货。
两厢对比之下,江里正居然对土豆有点意见了。
土豆:“……”
红薯和土豆只有老江家在种植,除了种植这两样,豆子也种,瓜秧也育出来了。
老江家田地多,以前农忙请很多长工,可现在每家都忙着种地,田地不够的去赁,去开荒。
有的人家知道哪一家家里没人了,就把人家的田地捡来种。
反正就一条——种多不种少。
好在收割机被送了回来,江修勉捣鼓了一下,便成了翻土机,帮了全村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