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声若蚊蝇,用她跟贾张氏俩人能听见的音量:“你别得寸进尺,不然一分钱都得不到。”
贾张氏看着秦淮茹,似乎在看陌生人一般。
这秦淮茹怎么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自己就进去这几年,这秦淮茹变得自己都快不认识了。
最后,贾张氏垂头丧脑的认栽了。
三块就三块,总比一分没有来得好。
“好,三块钱我同意了。”
秦淮茹:“三大爷,您是文化人,您帮忙写个协议,我们签字画押,免得有人反悔。”
阎埠贵一听秦淮茹吹捧自己,乐呵呵的应下了。
协议书写好,秦淮茹歪歪扭扭的写了自己的名字,按了手印。
“贾张氏,你干嘛呢?”
贾张氏理直气壮:“我不会写字。”
阎埠贵:“那你就按手印。”
秦淮茹也不怕,这么多人看着呢,贾张氏要是想要反悔,绝无可能。
这些人不仅看热闹,同时也是见证人。
贾张氏讪讪的按了手印。
“我明天再走。”
秦淮茹:‘别,您还是今天就走吧。’
“千万别留恋不舍,这家里也没什么是您的,行李卷换洗衣裳这些也很容易收拾。”
贾张氏在大家的见证下,气呼呼的拿着秦淮茹给的三块钱,离开了四合院。
当然,秦淮茹每个月都会给乡下的贾张氏,按时寄钱。
虽然付出了钱,但能把贾张氏给赶走,秦淮茹也是松了口气。
她就是趁着贾张氏刚回来发难,不然等时间久了,就不好办了。
只是,贾张氏虽然回乡下了,但她的儿子棒埂却二进宫,再次进去了。
贾张氏一走,秦淮茹就让小当在家哄妹妹,去派出所了。
“同志,我想看看我儿子棒埂。”
“不用看了,已经被押走了。”
庆典之前犯事肯定要严打一批,这棒埂虽然还未成年,但处罚怕是不轻。
秦淮茹急忙问道:“同志,我儿子会受到什么惩罚?”
“三十年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