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我突然反应过来,我特么之前不就是被华尔街的那些垃圾推荐忽悠买了垃圾股票,导致现在血亏?”
“明明金融危机都要来了,那些垃圾还忽悠我大跌后就是大涨,到底了抄底大赚,只有牛市不可能熊市,被他们一忽悠,我他么又送了一大笔钱进去。”
“要不是我他么手里还有点钱,现在都到天台去了!”
“f***!”
“不好意思情绪太激动扯远了!”
“现在我们来说到电影最后被联邦调查,马特其实完全可以放手公司,支付罚款,不再涉足,他有足够的钱继续过如此奢华的生活。”
“但他终究没有做到!”
“为什么?”
“因为马特上瘾了,上的是功名瘾。”
“他享受每次出场讲话时众人羡慕的眼光,如雷的掌声,享受社会名流的盛誉,享受公司员工视他救世主般的地位。”
“他不甘心退出。”
“最后结局基本想象的到,锒铛入狱,妻离子散,财产统统没收,电影以马特出狱后重回销售本行结束——培训基层销售人员。”
“真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人生一场梦。”
“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并没有站在道德训诫的制高点上,重复‘荒淫者受报应,执法者受荣誉’的主旋律陈词滥调。”
“电影给了咬着马特不放,富贵不能淫的联邦调查员最后一个镜头是,他独自乘坐在肮脏昏暗的纽约地铁里下班,眼里有说不出道不明的酸楚。”
“也许他正在想着他的敌人马特嘲笑他的一番话‘我随便吃一顿的钱,够你们忙碌一整年的工资了’。”
“《好家伙》中的亨利同样问父母说:难道你们将来就想让我去过每天挤地铁上班的生活吗?”
“是的,亨利和他的伙伴们都很自由,黑帮的刺激让他们摆脱了凡夫俗子的奔波生活,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却是注定的,入了这一行就像染上了永远戒不掉的瘾,纵然你成功了无数次,失败一次你就完了。”
“《华尔街之狼》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电影为了突出那帮暴发户的荒淫无度有时候也太过high了,缺乏对女性和残疾人的必要尊重。”
“全片的男性视角相当明显,女性几乎沦为玩物。有一幕在公司的狂欢聚会上拿残疾人侏儒当成玩具投掷,以及一群人取笑玩弄侏儒的片断也让人难以忍受。”
“另外,全片还有很多脏词”
“当然,我所说的不足之处,也有可能乃是导演故意为之。”
“毕竟,这是传记电影,是由真人真事所改编。”
“这些内容,或许就是真实的。”
“导演会这般拍,体现的就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