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说宝藏归属。
首要问题,是这个顺天应人大同盟的问题。
现在的大同盟,只是一个空名。必须要找强藩声援。两淮的杨吴或者两浙的钱鏐,都是比较合适的。不过,还要确定一下使臣。
确定使臣的事情倒是不为难,孟知祥很快就把名单确定好了。但是李存勖却又要他选一下,哪一位强藩比较适合与薛王联姻。
孟知祥略一考虑,提出自己的意见。
“大王,臣倒是觉得,钱鏐比较合适。因为将来,大王一旦扫清了朱梁,那可就要与杨吴的控制区域面对面了。那个时候,恐怕与杨吴兵戎相见在所难免,而薛王妃如果是钱鏐那边的,那么这个冲突,来的就会更晚一些。”
李存勖不禁乐了,看来孟知祥现在已经开始谋划将来的政治布局了,好嘛,这才是高瞻远瞩呢。要一般的人,都还在琢磨能不能打败桀燕呢。嗯,现在只能当中门使,但如果将来称帝的话,这人可是张良一类人的存在啊。
“保胤,你这话就说对了!咱们切不可鼠目寸光,一定要看到将来!嗯,这件事,你去叮嘱使者吧。寡人觉得,钱鏐那方面,应该问题不大的。”
孟知祥告辞离开,李存勖又连忙把他叫回来。
“保胤,为表示郑重,你随寡人一起去看望薛王殿下,商量此事吧。”
孟知祥略一犹豫。
“大王可能有些可怜薛王孤独,想对客人表示一下尊重?臣倒是劝谏大王,对于薛王,适当的冷落是非常必要的。不要让他在河东政坛上发挥作用,只要让他做盟主号召天下即可。所以,臣大胆,觉得大王去薛王府上,乃妇人之仁,并不合适。臣谏言不当之处,还请大王恕罪。”
孟知祥什么时候胆子变得这么大了?他不是从来都是甩锅模范吗?李存勖忽然发现,这个孟知祥,平日里的确谦逊,但是在这种重大问题上,凭借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居然劝谏大王,阻止大王前往薛王府。
仔细一想,孟知祥说的“妇人之仁”,虽然难听,但还真是这么回事。自己有时候就是觉得人家薛王远来是客,自己还是该殷勤一些。但是,别忘了他的身份,乃是大唐皇室孓遗世上的唯一亲王,天下多少人期望他登基复辟?而自己对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政局走向。
马上接受孟知祥的劝谏。
“保胤之言,甚是有理。寡人听取你的劝谏,就只由你去与薛王交涉。呵呵,让薛王明白,他若要对等交涉,寻寡人的中门使就是。”
听到大王接受了自己的建议,孟知祥心中甚是高兴,也就很轻松说道:“其实大王,这前朝的藩王,若真个只说对等,就算是宗人司使,都还比他高一头呢。”
李存勖哈哈大笑,拍拍孟保胤的肩膀。
“好啦,好啦,差不多得了,人家现在,毕竟还是这个大同盟的盟主嘛。”
孟知祥这才向大王告罪离开。
李存勖把李存璋叫了过来。
“八鞭,适才中门使所言,你觉得如何?”
李存璋笑了笑。
“臣也不知道孟保胤今日为何如此,将众臣的心里话,都给说了出来。”
“众臣?心里话?”
“是啊,大王,周镇远临终遗言,现在晋国谁不知晓?都等着大王登基呢。那么这个前朝藩王,当然不能与大王比肩了。”
李存勖点了点头,缓缓离开明政殿,返回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