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国公叹了口气,立马说道:“皇上,是老臣不好,老臣……让孽子这么做的,你要责罚,就责罚老臣好了。”
皇帝冷冷一笑,道:“桓正,为了自己的儿女,你还真的费尽了心思啊!”
他这么说着的时候,有意无意地瞄了皇后一眼。皇后心头一凛。
她当然明白,皇帝这一瞥,是什么意思。这分明就是在警告自己:
“朕什么都知道,你就不要跟我耍心眼了!”
桓国公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老臣,老臣……”
皇帝摆了摆手,道:“好了,你不必多说。你们的来意,朕也知道了。回去吧,朕自有办法解困。”
“可是,可是……”
义阳之困出现后,皇帝只是象征性地让周边的几个城池的军队进行救援,而调度的军队,却竟然是江浙方向过去的东南守军。
总数只有五万人。
而领军者,车骑将军贾镇,更是沙场小白,此前只是小打小闹剿灭过西南的土匪,镇压过那里的暴乱。
至于他这个车骑将军的身份,多半是因为他是左相康清平外甥的缘故……
像这样的救援队伍,桓国公又岂能放心呢?
皇帝闷哼一声:“怎么?难道,你们还敢质疑朕?”
桓国公身子一颤,连忙道:“不,不敢。”
父女俩垂头丧气地离开了宫殿,相顾无言。
过了半晌,皇后才说道:“爹,你说皇帝这番表态,到底是什么意思?”
桓国公沉思良久,才道:“按道理来说,江淮丢失,对帝国来说,是撼动帝国基业的大损失。皇帝没来由坐视不理的。”
“可是,派贾镇这种人去战场,有用么?”
本次事件发生后,主战派的人慷慨激昂,纷纷请战。包括梁朝义、萧国公等人在内。
然而,皇帝却力排众议,选择了那个名不见经传的贾镇。而且,贾镇能调遣的军队,还是远在江浙一带。
这岂不是正说明了,皇帝对此事根本不在乎?
而关键时刻,保守派那些人所能想到的法子,除了谈判,还是谈判,这让桓国公都急死了。
“或许,可能,皇帝还有后着吧……”桓国公只能祈祷好运了。
“不,我不认为,这个大梁皇帝,还会有什么后着。”
义阳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