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荀子所期望达成的目标。
……
皇宫之内,寝殿之中。
田和仍在翻阅着奏折。
虽然朝中有田育和晏子初两位摄政大臣,但实际上,田和需要亲自处理的奏折并不多。然而,身为帝王,田和需阅览所有奏折,以了解齐国的现况。
唯有如此,方能全面把握国事。
对于田育和晏子初两人,田和颇为满意。他们俩既不傲慢,又对他恭敬,因此田和十分倚重这两位辅政大臣。
正当田和翻阅奏折之际,一名四十多岁的侍卫走进殿内。
这名侍卫名叫徐三福,是齐国的大内总管,也是田和的亲信。他在大殿中央站定,俯身禀告:“陛下,江羽有了新的动向。”
田和问:“何事?”
徐三福答道:“江羽安排人散布消息,说明日辰时,他将在南城郊外公开举行神魔辩论,揭露邪魔的罪孽。此消息已在临淄城内广为人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田和眉心微扬,神色诧异:“这个江羽,行事总是出人意料。他仅凭一己之力,竟敢挑起这样的事端。原本以为他已经完成了使者的任务,况且朕已向荀子和柳珪保证会给予公正,他不会再插手。”
“没料到,他竟然亲自出手,要直接参与辩论。不过如此也好,对我齐国有利,也有利于朝廷对抗邪魔。江羽压制邪魔,令其声名狼藉,处置邪魔便易如反掌。”
徐三福恭声道:“陛下英明。”
田和沉吟片刻,吩咐道:“去,传皇叔与丞相来殿内议事。”
“遵命!”
徐三福躬身领命,随即前去安排。
不久,琅琊王田育、丞相晏子初一同步入大殿,向田和行礼。
田和直入主题,问道:“皇叔、晏卿,关于江羽宣称将在南城外举行神魔辩论之事,你们是否已经得知消息?”
“老臣已知晓此事。”
田育直接回应。
晏子初也说道:“老臣刚刚收到消息。”田和接着问:“你们如何看待江羽的这场神魔辩论?”
田育道:“陛下,老臣一得悉消息,便与晏丞相商议。我们的共识是,打算借力打力,利用江羽之力,彻底镇压邪魔,使其丧失民心,失去支持。”
“待江羽赢得辩论,邪魔声望一落千丈,朝廷便顺势颁布法令,限制天下邪魔占地不得超过百亩。全天下邪魔僧侣,每座寺庙人数不得超过百人。”
“违抗者,格杀勿论。”
“料想此事能助朝廷清理出无数土地与人口。我齐国也将因此获得丰厚的收获。”
“若在昔日,老臣不敢冒此大险,因行动过于激进,恐引起地域动荡,夏国与晋国必会借机发难,齐国则将面临严峻的征战。”
“而今时不同往日,情势已变,变革的契机已然成熟。夏国正疲于应对内外之事,无暇东顾;晋国则蓄谋攻夏,此刻正是我齐国断尾求生,毅然改革的最佳时刻。”
田育目光炯炯,言辞坚决:“错过此刻,恐怕再无此良机。”
晏子初微微一笑:“陛下,老臣也支持琅琊王的决策。这,是我齐国唯一的出路。只要削弱那些邪教徒,齐国将获取广袤的土地与人口,从而更上一层楼。未来的齐国,必能振翅高飞,陛下治下的国度将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