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羽所说的确切无误。
朝廷若衰,地方贵族势力增强,必然埋下祸根。
田和微微前倾,问道:“江羽,你提到的第三点是什么呢?”
江羽神情愈发镇定,环视四周,因帝王态度转变,官员们的嚣张气焰已显着消退。
他接着说:“禀陛下,第三个问题关乎齐国未来的土地短缺。尽管整体而言,齐国仍蒸蒸日上,得益于琅琊王与晏丞相的英明治理。然而人口持续增长,需求也随之增加。”
“每年新增的国民都需要分配土地,但朝廷掌控的土地却在减少。没有土地,如何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新生的国民失去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将何以生存?最终他们会做出何种选择呢?只怕是揭竿起义!”
“诚然,这是未来的忧虑,但也必须预见到。未能长远规划者,不足以应对当下;无法全局考量者,不足以处理一隅。关乎齐国的长治久安,关乎齐国的万代传承,身为朝廷重臣,当铭记于心。”
江羽转向田和,言辞恳切:“陛下,家师及师兄所做之事皆为公心,全心全意为齐国。这些时日,师兄宵衣旰食,只为解决此事,耗尽心血。”
“至于家师,被稷下学院的学士围困居所,甚至险遭山东学士的公开挑衅,家师承受屈辱,面容已显苍老。人们常说,为众人点燃希望之火者,不应让他在风雪中冻死。”
“家师和师兄为齐国筹谋,大义凛然,却落得如此境地,实乃可悲。”
“齐国,不应如此。”
江羽感叹道。
柳珪听见江羽的话语,心中暗自一笑。
哪有什么宵衣旰食?
他依旧过着悠闲的日子。
柳珪也配合地表现出关切,正色道:“陛下,此事需深思熟虑啊。”
“说得对!”
田育眼中闪烁着神秘的灵光,语重心长地宣布。此时此刻,他不再隐瞒,直起身凝视田和,躬身道:“陛下,江羽所言,为万民献力者,不应让他倒在风雪之中,此言深具道理。江羽揭示的真相,更是令人震惊。事态发展至此,当务之急是调查清楚。老臣恳请陛下彻查世间僧侣,清算土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晏子初挺直了他那曾经佝偻的身躯,坚定地回应:“陛下,老臣赞同。”
两人的立场一明,其余家族成员纷纷响应。
那些曾坚决反对的官员顿时愣住,满是惊诧。
晏子初与田育的决定已成定局,无人胆敢挑战这两位巨头。
齐国王廷中,无人能抵挡田育与晏子初的联手之力。
江羽见证了这一切,眼神闪烁,齐国的君主与两位辅政大臣并非庸碌之辈。从田育与晏子初选择的时机来看,江羽推测,这二人很可能在幕后推波助澜,利用荀子引发争议,引出反对者,以便逐一处置。
此刻,尘埃落定。
田和挥动长袖,点头应允:“江羽,朕接受与晋国、大秦结盟,并会伺机进兵夏国。至于僧侣之事,朝廷绝不姑息,更不会辜负忠于齐国之人,自会为柳珪和你师父主持公道,你无需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