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很简单!
因为晚明时期,其实有太多能重整山河的机会,
也有过太多可以匡扶社稷的忠臣良将。
但遗憾的是,
这些机会,
这些忠臣良将,
却被崇祯帝视而不见。
最终,
在错失了所有可用的人才和时机后,
崇祯皇帝和大明,不得不黯然走向了灭亡的道路。
在那最后的灰暗历史中,
有一位以文入武的人物,是最让人扼腕叹息的。
他就是本期的主角,卢象升。”
“卢象升,宜兴人士。
据史书记载,
卢象升外表清秀白皙,看似文文弱弱,但实际上却‘负殊力’,
力大无穷,可以扛鼎!
天启二年,卢象升考取进士,正式步入仕途。
崇祯皇帝继位后,
卢象升组建了大明晚期最强的军队之一‘天雄军’。
在镇压高迎祥、李自成的起义过程中,
卢象升屡建战功,声名远播。
史料记载,
起义军中当时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遇卢廉使即死,不可犯。’
意思是只要碰到卢象升,非死即伤,因此万万不可与之开战。
这足以看出卢象升的巨大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