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跟着看了一圈,最后才去了和食店相连的小院。
小院里则是很传统的样式。
有三间正房,正房中间是个小厅,两边的次间里各隔有小套间。
正房两边俱盖了厢房,中间是碎砖漫地的天井。
院子虽然不大,但是店里的人全搬过来也足够住。
沈钰打算着等到了春天暖和了,一家人就搬到小院这边来住。
食店院子里的三间房则全部改成可以堂食的厅堂,还可以辟出一间雅间。
这样哪怕是客栈住宿的客人也在这里吃饭,位置也足够了。
这些时日店铺里因为上新了火锅,客人们吃得慢,经常出现位置不够用,客人们过来用餐,还要等一等的局促场景。
把这三间房腾出来,就会改善很多了。
郑三娘平日里负责在店铺里接待客人,免不了因为等位的事被客人抱怨。
听到沈钰这样计划,很是赞同。
她有些郁闷地道:“那些客人又想吃火锅,又嫌还要等,已经说了我好几次了,嫌我不去催促那些人快些吃。”
“可是他们也不想想,若是他们自己坐在那儿吃得正香甜,店家过来让快些吃,吃了给后面的食客让座儿,肯定要扫兴的啊。”
“所以我就不肯,有一次客人还直说我轴呢。”
李氏安慰她道:“这样的客人就不要理他们。”
“我也遇到过,我都只是答应着,但不会真的去催客人。”
“若真是那爱吃的,就是等一等也愿意。”
“若只不过是来尝个新鲜的,不愿等走掉了,咱们也没法子。”
“不过等到春天就好了,按着玉枝说的,到时咱们搬到这边院子里,食店的房子就可以都用来待客了。”
“只怕到时,又要担心客人坐不满了呢。”
沈钰听了心中一动,就道:“客人们肚中饥饿又等得无聊,火气难免大些。”
“不如去租赁些话本子、买些七巧锁之类的小玩意儿放在等坐的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