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十两八两的赏银,一千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呢,无论是什么原因给自己的,都要好好掂量一下。
陆琅见沈钰脸色凝重,忙笑着解释道:“沈姑娘,你不要紧张,这一千两银子是父亲让我转交给你的。”
“只不过这些日子为了筹备万寿节的事,忙得团团转,只得暂时先放在我这里替你保管。”
“本想着等忙完了手上的事,万寿节过了,大家都有空闲,再专程叫你过来,把银票给你。”
接着陆琅就把这一千两银子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沈钰才知道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那日沈钰求了徐厨跟着来了县衙,想把慈恩师父送的手抄经书转赠给县令大人。
不承想在县衙里半道上遇到了陆琅。
因为当时陆铮正在用晚饭,用完晚饭还要去小佛堂盘桓一阵,没有大半个时辰出不来。
陆琅不想让沈钰在县衙一直等着,就把经书收下了,答应代为转交。
陆琅当时觉得只要经书不在沈钰手里,沈钰一家就不会再担惊受怕。
至于转给父亲,等忙完了手上的事,再给他也是一样。
当日陆琅事忙,就先把经书放在书房里了。
第二日有事去和陆铮商议,进了书房门,却看到昨日才到县衙,陆老太爷身边最得力的老管家也在那里,和陆铮、两位师爷在说着什么。
陆铮正和师爷们在那里发愁,不知春节时要给皇上进献什么新年礼物才最为合适,见陆琅过来,就让他也给出出主意。
陆琅心中不解,问道:“父亲不是刚送过万寿节的礼物吗,春节时依着那个标准再置办一些不就可以了。”
陆铮却看了看旁边笑眯眯地老管家,不由叹了口气。
旁边的钱师爷忙把陆铮发愁的缘由说了出来。
送礼这件事,确实是门学问。
做了官之后送礼,更是门学问。
要是依着陆铮的家世,应该选一样贵重的礼物,可是依着陆铮的官职,又最好送一样当地的特产最佳。
万寿节的时候,陆铮绞尽脑汁,才想出了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