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伴随朱标声音落下,孙平志、赵晨等人表情惊骇,甚至已有人很是壮着胆子去看朱标,好似在确认是否真实一般。
而此时的朱标示意他们起身落座后,继续温声道。
“孙侍郎洪武七年便在礼部,洪武十年便为侍郎。”
“先前李叔正还担任礼部尚书之时,孙卿便已是侍郎之职。”
“加上礼部清闲,科举之事,朕亲自来定。”
“他国觐见,朕也指派朝臣去办。”
“孙卿任上清闲,数年没有升迁,所以想借朝廷新设官职更近一步。”
“朕说的没错吧!”
“这。。。。臣。。臣。。。。”
“至于赵卿。”朱标转向赵晨,“赵卿虽两年前方才担任兵部员外郎一职。”
“可如今我朝武备充足,魏国公、曹国公等人皆是百战之将,自不需兵部为其出谋划策。”
“倘若真有战机,朕便同内阁中人一并商议,发往前线。”
“因此虽说近年来我朝常有战事,可兵部却只能在京城联络户部,运送粮草。”
“想来赵卿也是觉得任上无趣,故而对新职有所求吧!”
“陛下明鉴!”
和孙平志惶恐之下,不敢承认不同。
赵晨却也是坦率,很是坦然的承认他有改任之心。
接下来,朱标将在场众人的履历、官职,还有为何觊觎新职的心情都说了个大概。
“诸位觉任上清闲,难抒己才,难施报复,终日清闲。”
“这也是朕先前裁撤冗官冗职的原因。”
“当下我大明正趋鼎盛,朝中、诸国,日新月异。”
“先前官制确不符我大明急趋鼎盛之势,因此朕才会裁撤冗职,新设官职。”
闻言至此,赵晨难抑制心头疑惑,看向朱标壮着胆子问道。
“其他六部微臣不知,只是兵部。。。。。”
“陛下!”
“我朝将帅皆随太上皇定鼎开国,军武韬略远胜我等。让兵部给前线将帅制定兵法谋略,属实有些荒唐了。”
“况且临阵讨敌,战机稍纵即逝。”
“兵部除了复盘大军行进路线,联络户部运送粮草、辎重别无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