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用担心其中的缝隙。”
“并且修成之后,最起码有十几年的寿命。”
“翻修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更重要是的,朝廷也可以模仿当初修建水利设施的方法。”
“以修路来拉动地方经济。”
“这样一来,北方的经济就能够得到初步的振兴。”
“等到路修好之后,沟通也就更加的方便的,经济就会进一步的向好!”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元璋和朱标都是激动连连。
当初仅仅只是靠着水利设施的以工代赈。
就把江南水患给当地百姓带来的生活问题给解决了。
这要是在大明各个地方修路。
岂不是好处更大?
要知道修路虽然不能完全的以工代赈。
但是以朱雄英之前的那些理论来说。
朝廷花出去的钱,最终还是会回到朝廷的手里。
而在此期间的数次流转,会给不同阶层的人,带来不同的财富!
“好,咱这就下旨,让大明各地开始烧制水泥,准备修路。”
想到激动处,朱元璋直接拍板决定在大明各地修理。
朱雄英闻言立刻说道:
“爷爷,此时修路,时机未到啊!”
朱雄英也没有想到朱元璋居然如此的心急。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修铁路。”
“那些水泥全都供应在铁路上。”
“即便是想要修路,也要等这条铁路完工之后再说。”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元璋一拍额头说道:
“哎呀,倒是咱心急了。”
“把这件事给忘了。”
说完后又笑道:
“咱之前问你大桥的事情,你还没跟咱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