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孙权几人又商议了,三韩那边留下田畴管理,田豫则是北上辽东这边负责。
至于辽东的文武官员,就按照之前所说,派人去民间做一番调查,有能力,而且为官清正的,可以继续任用,入冬之后也做不了什么,先将就着用。
等开春之后,肯定会调一批文官过来的。
像是最熟悉这边事务的关靖,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不过这边也不可能把公孙瓒的手下全都留下来,赵云,孙权要带走,还要带走一半的白马义从。
剩下一半继续由严纲带领。
田楷,牵昭和阎柔留下带领骑兵辅佐徐庶和公孙瓒。
鲜于辅和鲜于银,孙权也要带走。
现在南方骑兵数量太少,绝大部分的骑兵都被孙权带来了北疆这边。
要不是因为当初刘备在益州那边,孙权和孙策也不会把几员大将都带去了益州。
现在益州已经收服,只要守住北面的几个关卡就行了。
骑兵作用已经不大,而且也没有必要把几员大将都放在益州那边了。
到时候不管是进攻南蛮,还是北上进攻袁术,都是要借重几员大将的武艺的,毕竟寿春那边还有吕布和手下八大健将呢。
最后,尚未成家的魏延留下来统领步兵。
并且选出一些低级军官,先行对三韩的那些部落勇士进行基础训练。
明年开春后,会派遣正式的教官来。
以后北疆这边也会建一个新兵训练营的。
到时候从北疆这边直接募兵训练,用来对幽并等州,以及对草原异族作战。
辽东这边那个长史王烈,孙权是要重用的,还有管宁,邴原,孙权是要带走去天下书院的。
西面的袁尚,应该不会主动攻击,而高句丽和濊貊经过这一仗,也是元气大伤。
来年也不太可能再继续过来进攻。
除非他们能够和北面的扶余等族联盟一起来,否则以高句丽和濊貊剩下的实力,只能是守住自己的地盘,慢慢地恢复实力再说。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粮草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继续发动大规模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