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储之事,要办就光明正大的办。
不管立朱允熥还是朱允炆,效忠大明的想法暂且不会变,以后可就说不准了。
蓝昭也打算在朱标死之前搏一把。
必要时刻,一定要给朱允熥争一争,因为他是常妃留在世上唯一的一个孩子。
如果连自己都不帮他的话。
朱允熥身边就没有任何人了。
他那两个亲舅舅……
根本不用提,常妃生前就对他们极其厌恶,靠不住也就罢了,简直是纨绔中的纨绔。
常遇春大将军的名声,被他们俩已经败的差不多。
宴席接近尾声,朱标也谈及了这两个人。
“小昭,近期和常茂还有常升有来往吗?”
蓝昭回应道:“没有,常妃生前叮嘱我,让我少招惹他们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常妃还真没说错,要是他们俩稍微争点气,孤也不必如此犹豫不决了。”朱标说。
归根结底,还是立储之事。
朱标非常清楚。
下一代皇帝所要面对的对手,其实并不是朝廷中的勋贵,而是朱元璋早前就埋下的祸根。
藩王。
他们一个个手中握着的权力太大了。
要是能够好好活下去,且能压制藩王三十年,慢慢来减弱他们对江山的负面作用。
可是现在,这副接近衰败的身体,不允许朱标这么做。
时间有限,强行对藩王进行打压,只会在数年过后激起更加难以压制的动乱。
立朱允炆为太孙的好处,在于他能够推行文政。
再给他留一批人中俊才,制衡好朝廷与藩王的关系,倒也是一桩美事。
立朱允熥,则是象征着要拔高淮西勋贵的地位,取代藩王所占据的权重,也许大明接下来好几代江山,都得在淮西勋贵的控制下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