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心里服气,嘴上不能承认。
方恨少素来自视清高,爱卖弄才干。又和“吹牛王”唐宝牛混久了,难免沾染了一些自吹自擂,好大喜功的习性。
王小石会心一笑,知其向来心高气傲,也没说什么。
他认为既是朋友,就不必计较太多,当互相扶持,真诚相待,效仿管鲍之交。春秋时期,齐国丞相管仲儿时家境贫寒,好友鲍叔牙比较富有。二人一起合伙做生意,每次分红管仲总是占了大头,旁人看不惯纷纷指责管仲贪婪,鲍叔牙的随从还破口大骂。
不过鲍叔牙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想方设法帮助管仲辩解,说管仲本来家里就穷,是他自愿让给管仲的。
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结果都把事情给办砸了,这时候的鲍叔牙反而来安慰管仲,说并不是管仲的主意不好,只是时机不对罢了。
管仲当了三次官,但都被罢免了。管仲的心中肯定不好受,又是鲍叔牙出来安慰,说并不是因为管仲才能不够,只不过是没有遇到能够赏识他的人而已。
二人后来都从了政,管仲辅佐齐襄公的长弟公子纠,鲍叔牙选择了次弟公子小白。齐襄公死于内乱,管仲为其主公子纠能继承大位,怂恿鲁国出兵伐齐,还差点将公子小白射杀。
最终公子纠兵败,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他记恨那“一箭之仇”,欲将管仲处死。又是鲍叔牙出面制止,他说:“如果只想富国强民,用我就可以了。如果想称霸天下,必用管仲不可!
齐桓公听罢,思虑几日觉得有道理。放下这“一箭之仇”的心结,并拜管仲为相,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王小石也亦如鲍叔牙,对朋友真挚,友善,无私,重义。
王遇仙听方恨少那么讲,甜甜的笑了起来,像朵绽放的杜鹃花,娇而不艳,清浅的美。
“王大石头,你也来一首吧?”
王小石咬了咬唇道:我肚子里的墨水可没方恨少多,哪会吟诗作赋啊!
方恨少文绉绉的来了一句:不然!
王遇仙没有听懂,瞪大眼睛对方恨少说:不然?什么不然?不然怎么样?
方恨少故作沉吟道:不然就是非也的意思?
王遇仙愈发糊涂:怎么又冒出来个非也?与不然是亲戚关系,还是朋友关系?
方恨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解释。
北宋施行文治政策,重文轻武,读书的氛围空前盛大,还提倡女子读书。王遇仙自小孤苦,与哥哥王见人相依为命,经常有上顿没下顿的,哪有钱去学堂念书。还是加入“爱管闲事院”后,薛院长教了一下,识得几个字,太深的学问哪里能听明白。
王小石看王遇仙委实不解其意,忙解释道:不然和非也就是不对或不是的意思,表示不赞同。
王遇仙用手肘往后一顶,正撞在王小石胸口:让你念诗推来推去,现在要你多什么嘴。方大哥说得没错,你这人就是假正经!
王小石被肘击得生疼,身子不禁一弓,高挺的鼻梁碰到王遇仙的螺髻上,一股幽幽的秀发清香扑入鼻中,让他心神一荡。
“哎哟,你干什么呀?”
王小石一脸尴尬,语气慌张的说:我不是故意的!是你撞了我,才不小心碰到你的。
王遇仙拧过身子,回首盯着王小石质问道:你的意思是说我故意的啰?
二人面面相窥,王遇仙黛眉轻挑,杏目含波,发髻上的珠花在月色下闪闪发光,煞是好看。